下列物理量用mol作单位的是( )
A.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 C.粒子个数 D.摩尔质量
下列物质都是食品添加剂,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的是( )
A.食醋 B.蔗糖 C.料酒 D.亚硝酸钠
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纤维素 C.油脂 D.蛋白质
(14分)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 编号 |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2 |
0.2 |
pH=a |
乙 |
c |
0.2 |
pH=7 |
丙 |
0.2 |
0.1 |
pH>7 |
丁 |
0.1 |
0.1 |
pH=9 |
(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用a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若a 7,则HA是强酸;若a 7, 则HA是弱酸(填<、>、=)。
(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是否一定等于0.2 (选填“是”或“否”)。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 c(Na+)的大小关系是 。
(3)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 酸(选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1。
(12分)
Ⅰ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①BaCO3②浓硫酸③Al(OH)3④(NH4)2CO3⑤CH3COOH⑥C6H6⑦SO3⑧CsOH⑨H2S⑩Fe(OH)3
Ⅱ(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中最理想的是
A. KMnO4 B. H2O2 C. Cl2 水 D. HNO3
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SO4的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
A. NaOH B. NH3·H2O C. CuO D. 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1×10-5 mol·L-1度积Ksp=8.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 ,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 ,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
用中和滴定法确定某烧碱样品的浓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 (填编号字母)上称量
(A)小烧杯 (B)洁净纸片 (C)直接放在托盘上
(2)准确量取10.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用0.2000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 (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此时溶液显 性。
(4)0.2000mol·L-1的盐酸应装在下图所示的 (填甲、乙 )中,图Ⅰ所示为滴定前液面,图Ⅱ所示为滴定结束时液面,根据图示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后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 。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