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治“白色污染”,有一条重要途径是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重新变成小分子化合物。
目前对结构式为的化合物已成功实现了这种处理,其运用的原理是酯交换反应(即酯与醇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生成一个新酯和一个新醇的反应)。试分析若用CH3OH来处理这种化合物能得到的有机物可能是
A.
B.HO—CH2CH3
C.
D.
某分子式为C8H16O2的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的转化过程:
则符合上述条件的酯的结构可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B.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C.1 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 和H2分别为4 mol、7 mol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乙酸乙酯(乙酸) |
NaOH溶液 |
分液 |
B |
甲烷(乙烯) |
酸性KMnO4溶液 |
洗气 |
C |
苯(苯酚) |
浓溴水 |
过滤 |
D |
乙醇(乙酸) |
NaOH溶液 |
蒸馏 |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
B.将1-氯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加入过量硫酸酸化,滴加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证明其中含有氯元素
C.向浓苯酚中加几滴稀溴水观察到沉淀
D.取2mL 1mol·L-1Cu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0mL 2mol·L-1NaOH溶液,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40%的乙醛溶液,加热得到砖红色沉淀
有机物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团间可以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以下的事实不能说明此观点是
A.ClCH2COOH的酸性比CH3COOH酸性强
B.丙酮分子(CH3COCH3)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更易发生卤代反应
C.HOOCCH2CHO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
D.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则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