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T、W五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X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
Y |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
Z |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1)sn(n+1)pn+2 |
T |
与Z同周期,元素最高价是+7价 |
W |
原子序数为Y、T元素之和,不锈钢中含有该元素 |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W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_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T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T的电负性比Z大
(3)常见溶剂XZ2的分子中,含有的键与π键个数比为_______,它所形成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Y的常见氢化物易液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①自然界常见的X元素含氧酸的钙盐和适量T的氢化物溶液反应时,每产生4. 4g 气体(不考虑气体溶解)放热a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至无气泡逸出后,取适量残留溶液,插入pH传感器并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PH变化 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BC段、CD段发生的反应:
BC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酸HX稀溶液和某碱YOH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下表各组关系可能合理的是
编号 |
HX |
YOH |
溶液体积 |
粒子浓度 |
① |
强酸 |
强碱 |
V(HX)= V (YOH) |
c(HX) + c(X-) = c(Y+) |
② |
弱酸 |
弱碱 |
V(HX)<V(YOH) |
c(X-) < c(Y+) |
③ |
强酸 |
强碱 |
V(HX)= V(YOH) |
c(H+)>c(YOH) + c(OH-) |
④ |
弱酸 |
弱碱 |
V(HX)>V(YOH) |
c(Y+) + c(H+) = c(X-) + c(OH-)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已知磷酸分子结构 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由此可推断出H3PO2的分子结构是
工业品氢氧化钾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阴极材料可以是Fe,含氧酸根杂质不参与电极上放电
B.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4OH―― 4e-= 2H2O+O2↑
C.通电后,该电解槽阴极附近溶液pH会减小
D.除去杂质后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B导出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2NO(g)+2CO(g) N2(g)+2CO2(g) △H=-373.4kJ/mol
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个条件,下列示意图曲线①〜⑧中正确的是
A.①⑥⑧ B.①⑤⑦ C.②③④ D.③⑥⑦
下列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①可用于表示: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滴定曲线
B.②可用于证明:氧化性 Cl2>Br2>I2
C.③可用于证明:Ksp(AgCl)>Ksp(AgBr)>Ksp(Ag2S)
D.④可用于证明:非金属性 Cl>C>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