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工业上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利用CO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工业上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利用CO合成甲醇:CO(g)+2H2(g) 满分5 manfen5.comCH3OH(g),图1表示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I中,曲线_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合成甲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科技工作者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部分数据已填人表中,请补充完整。

实验组

T/℃

起始浓度/mol•L1

等质量催化剂的

比表面积/m2•g1

CO

H2

280

1.20×103

5.80×103

82

280

1.20×103

5.80×103

124

350

             

             

124

 

其中设计实验组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

(3)“图2”所揭示的规律是:在p1压强达平衡时______;并请画出在p2压强下(p2 > p1)的曲线。

(4)在碱性条件下可将合成甲醇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15分) (1)b(2分)   放热(2分) (2)1.20×10-3(1分)    5.80×10-3(1分)  探究等质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时对合成甲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C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分) (4)H2 —2e-+2OH-=2H2O(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读图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曲线a代表正或逆反应的活化能高于曲线b,所以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a表示未使用催化剂;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图中1molCO和2molH2的总能量高于1molCH3OH(g)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91kJ/mol;(2)只改变一个变量进行探究,才能更快得外界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这是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实验②③的温度分别是280℃、350℃,则CO和H2的起始浓度、等质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都应该相同,所以CO和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20×10-3mol/L、5.80×10-3mol/L;实验①②的温度、CO和H2的起始浓度都相同,等质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分别为82m2/g、124m2/g,所以这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等质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时对合成甲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3)读图2,横纵坐标分别表示温度、CO转化率,当压强不变时,曲线表示C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不变时,由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由此推断p2时曲线高于p1时曲线;(4)反应CO(g)+2H2(g) CH3OH(g)中出碳元素由+2降为—2,氢元素由0升为+1,说明CO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H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因此负极的主要反应物和产物是氢气和水,由此先得出H2 —2e-→H2O;碱性条件下只能用氢氧根离子使左右电荷守恒,则H2 —2e-+2OH-→H2O;电极反应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氢、氧原子个数守恒,则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H2 —2e-+2OH-=2H2O。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化学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图与有无催化剂的关系、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控制变量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对比实验的目的、温度和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负极反应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格隆溴铵具有解痉、减少胃酸分泌等作用,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合成路线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该反应的另一种反应物的结构简式是                      

(3)化合物IV的结构简式为                  

(4)有关对化合物III、IV、V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燃烧,产物均是CO2和H2O    b.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c.均能发生消去反应      d.均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

(5)化合物I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与FeCI3溶液的显色反应和银镜反应,且苯环 上有两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的结构简式为              (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

常温下,将V1mL c1 mol/L的醋酸滴加到V2 mL c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将c1mol/L的醋酸冲稀10倍,则其pH增大1

B.若将c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冲稀10倍,则其pH减小1

C.若c1• V1 =c2•V2,则混合液中c(CH3COO)=c(Na+)

D.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CH3COO)=c(Na+)

 

查看答案

(2013梅州质检,22)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点代表—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离0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C.B、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D.A、B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查看答案

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铝罐槽车储运浓硫酸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铝钝化

B          用饱和NH4Cl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布帘可防火         NH4Cl分解吸热,且分解产物能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          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D          SO2能使溴水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根据镁与沸水的反应推测镁也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验证产物、探究反应原理。

实验1: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人盛有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红。

(1)提出假设

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1:可能为             

假设2:可能为MgCO3

假设3:可能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

(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测:

实验序号

实验

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II

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实验III

取实验I中的白色不溶物,洗涤,加入足量           

                            

白色不溶物可能含有MgCO3

实验IV

取实验I中的澄清液,向其中加入少量CaCl2稀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存在      离子

 

(3)设计定量实验确定实验I的产物:称取实验I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31.0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A、盛有足量碱石灰的干燥管B和盛有足量碱石灰的干燥管C中。实验前后装置A增重1.8 g,装置B增重13.2 g,试确定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                     

(4)请结合化学用语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Mg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