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双选)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室温下,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

(双选)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室温下,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

B.pH=1的一元酸和pH=13的一元碱等体积混合:c(OH)=c(H+)

C.0.1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c(SO42)>c(H+)> c(OH)

D.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

 

AC 【解析】 试题分析:氨水和氯化铵混合溶液中含有NH4+、H+、OH-、Cl-,溶液呈电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原理,则c(Cl-)+c(OH-)=c(H+)+c(NH4+),pH=7的混合溶液中c(OH-)=c(H+),则该溶液中c(Cl-)=c(NH4+),故A错误;pH=1的一元强酸溶液和pH=13的一元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pH=1的一元强酸溶液和pH=13的一元弱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pH=1的一元弱酸溶液和pH=13的一元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酸碱的类型未确定,混合溶液可能显酸性、中性、碱性,故B错误;电离程度:(NH4)2SO4>H2O,即(NH4)2SO4=2NH4++SO42-、H2OH++OH-,硫酸根不能水解,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很弱,少部分铵根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一水合氨,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则溶液中c(NH4+)>c(SO42-)>c(H+)> c(OH-),故C正确;电离程度:Na2S>H2O,即Na2S=2Na++ S2-、H2OH++OH-,钠离子不能水解,部分硫离子能水解,其中一部分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氢硫酸根离子,另一部分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氢硫酸分子,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未被消耗,部分氢离子被消耗,其中一部分被硫离子消耗生成氢硫酸根离子,另一部分被硫离子消耗生成氢硫酸,即H++S2-=HS-、2H++S2-=H2S,根据反应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前者被消耗的氢离子浓度等于生成的氢硫酸根离子浓度,后者被消耗的氢离子浓度等于生成的氢硫酸分子浓度的2倍,由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氢离子的总浓度,氢离子的总浓度等于未被消耗氢离子浓度、生成的氢硫酸根离子浓度和氢硫酸分子浓度的2倍之和,则该溶液中c(OH-)=c(H+)+c(HS-)+2c(H2S),不能违反质子守恒原理,故D错误。 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涉及溶液的酸碱性及pH、电荷守恒原理及关系式、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盐类水解、酸碱等体积混合溶液的酸碱性、硫化钠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原理及关系式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Fe3++Cu=Fe2++Cu2+

B.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浓溶液共热:NH4++OH满分5 manfen5.comNH3↑+H2O

C.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3Fe3++2NO↑+4H2O

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I+H2O2+2H+ =2H2O+I2

 

查看答案

某物质溶于水中后可得到0.10 mol/L的溶液,该溶液中除水电离出的H+、OH外不存在其它离子,则该物质可能是

A.乙醇             B.乙酸             C.苯酚                  D.苏打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阳极

B.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的NaCl,在阳极能得到Cl2

C.上图中电子由Zn极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D.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O2通入正极,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7.45gNaClO中含有6.02×1022个NaClO分子

B.1.00 molNaClO中所有ClO的电子总数为26×6.02×1023

C.1 L2 mol/L明矾经水解可得到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数目为2×6.02×1023

D.将2.00 mol明矾完全溶于1.00 L 水中,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淀粉三种溶液

C.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中是乙酸中羧基氢与乙醇中羟基结合生成水

D.C3H8的二氯代物有3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