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1)常温下,氨...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完成下列填空:

(1)常温下,氨水的浓度为1:1.5(28%的浓氨水和水的体积比)时实验现象明显,配制该浓度氨水的玻璃仪器有                        

(2)本实验用的干燥剂是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则甲处是____________;乙处是___________。

(3)实验时,先将催化剂加热至红热,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反应是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前,烧杯中盛有200mL 1.000 mol/L的 NaOH溶液,实验后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13,且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7.48g,则NaOH溶液吸收的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

             (设溶液的体积不变且忽略盐类的水解)。

(5)实验时发现:如果缺少乙处的干燥管,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烧瓶,则烧瓶中产生白烟。其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6)已知NH3和N2常压下的沸点分别为:-33.5℃和-195.8℃,据此推测这两种物质中,能做制冷剂的是         (填分子式);能用来冷冻物质的是         (填分子式)。

 

(1)量筒、烧杯、玻璃棒 (2分,缺一项得1分) (2)甲处:碱石灰;(1分)乙处:无水氯化钙(1分) (3)放热反应(1分);  4NH3+5O24NO+6H2O(1分)    (4) 5:13(2分) (5)4NO+3O2+2H2O→4HNO3(1分,或2NO+O2→2NO2和3NO2+H2O→2HNO3+ NO 或4NO2+O2+2H2O→4HNO3也给分);NH3+HNO3→NH4NO3(1分) (6)NH3(1分);N2(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氨水的浓度为1:1.5,是体积比浓度,可以量取溶液体积混合得到,利用量筒量取氨水和水在烧杯中混合后,用玻璃棒搅拌得到配制的溶液;故答案为:量筒、烧杯、玻璃棒; (2)甲处是干燥氨气需要用碱石灰,防止水蒸气进入玻璃管炸裂玻璃管,乙处是干燥一氧化氮气体用氯化钙,不吸收后再后续装置会生成白烟;氨气不能用氯化钙干燥;甲处:碱石灰;乙处:无水氯化钙;故答案为:碱石灰,氯化钙; (3)实验时,先将催化剂加热至红热,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反应是放热反应,发生的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放热反应;  4NH3+5O2==4NO+6H2O; (4)实验前,烧杯中盛有200mL 1.000mol/L的 NaOH溶液,实验后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13,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且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7.48g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气体质量,消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0.2L×1mol/L-0.1mol/L×0.2L=0.18mol;设NO物质的量为x,NO2物质的量为y,得到: x+y=0.18 ; 28x+46y=7.48,解得x=0.05mol,y=0.13mol,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0.05:0.13=5:13;故答案为:5:13; (5)如果缺少乙处的干燥管,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烧瓶,则烧瓶中产生白烟,氨气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过量的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固体小颗粒,冒白烟;反应的很幸福陈楚生为:4NO+3O2+2H2O=4HNO3,或2NO+O2=2NO2和3NO2+H2O=2HNO3+NO或4NO2+O2+2H2O=4HNO3;NH3+HNO3=NH4NO3;故答案为:4NO+3O2+2H2O→4HNO3,或2NO+O2→2NO2和3NO2+H2O→2HNO3+NO;或4NO2+O2+2H2O→4HNO3;NH3+HNO3→NH4NO3; (6)沸点低的易气化吸收热量,可以做制冷剂,冷冻物质沸点高的液化后可以做冷冻物质的物质,已知NH3和N2常压下的沸点分别为:-33.5℃和-195.8℃,据此推测这两种物质中,能做制冷剂的是氨气;能用来冷冻物质的是氮气;故答案为:NH3;N2; 考点:考查:本题考查了氨气实验室制备,性质验证方法,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气体干燥试剂选择,产物吸收,过程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煤气转化反应CO(g)+H2O(g) 满分5 manfen5.comCO2(g)+H2 (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编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H-O键

c.v正(CO) = v逆(H2O)        d.c(CO) = c(H2)

(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1

650

2

4

1.6

2.4

3

2

650

1

2

0.8

1.2

5

3

950

1

2

 

①由实验组1的数据可知,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②由实验组1和2的数据可分析,压强对该可逆反应的影响是                     

③有了实验组1和2的数据,再设计实验组3,其目的是                         

 

查看答案

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

完成下列填空:

Ⅰ.在用KMnO4酸性溶液处理Cu2S和CuS的混合物时,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 MnO4+ Cu2S + H+→ Cu2+ + SO2↑ + Mn2+ + H2O(未配平)

② MnO4+ CuS + H+ → Cu2+ + SO2↑ + Mn2++ H2O(未配平)

(1)下列关于反应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选填编号)。

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

c.生成2.24 L(标况下) 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 mol

d.还原性的强弱关系是: Mn2+> Cu2S

(2)标出反应②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MnO4-+ CuS

Ⅱ.在稀硫酸中,MnO4-和H2O2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H2O2 -2e → 2H+ + O2↑      

还原反应:MnO4- + 5e + 8H+ → Mn2+ + 4H2O

(3)反应中若有0.5 mol H2O2参加此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           。由上述反应得出的物质氧化性强弱的结论是          >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4)已知:2KMnO4+ 7H2O2+3H2SO4→ K2SO4+2MnSO4 +6O2↑+10H2O,则被1mol KMnO4氧化的H2O2

         mol。

 

查看答案

回答以下关于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问题。

(1)Na原子核外共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      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相同压强下,部分元素氟化物的熔点见下表:

氟化物

NaF

MgF2

SiF4

熔点/℃

1266

1534

183

试解释上表中氟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                                      

(3)SiF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SiF4中Si—F键间的键角是           

(4)在P、S、Cl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最大的是        (填氢化物的化学式);

已知Na的原子半径大于Cl的原子半径,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

由甘氨酸(分子式: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酸(C5H9NO4)各若干,通过分子间脱去9分子水缩合而生成的十肽,其分子式为C48H64N10O19,则对参加反应的各氨基酸分子数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不止一组数据                  B.谷氨酸为4分子

C.苯丙氨酸不能为3分子            D.丙氨酸为3分子

 

查看答案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H4Cl、KOH、AgNO3、A1C13中的若干种,进行如下实验:

(1)加足量水溶解得澄清溶液

(2)往溶液中加入稀硝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加至过量,未见沉淀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断错误的是

A.A1C13可能存在                    B.澄清溶液呈无色

C.Ag (NH3)2+会在酸中离解           D.澄清溶液中c (OH)>c (C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