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可以用MgCl2•6H2O为原料制备碳酸镁晶须,主要流程如下: 试回答: ...

实验室可以用MgCl2•6H2O为原料制备碳酸镁晶须,主要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试回答: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

(2)上述反应过程要控制好温度,因为MgCO3置于水中长时间加热煮沸可完全生成 Mg(OH)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査阅文献,在加热煮沸时也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镁Mg5(OH)2(CO3)4·4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某课题组为了确定MgCO3在水中长时间加热煮沸后所得的固体成分,进行如下 研究。(注:Mg(OH)2, Mg5(OH)2(CO3)4.4H2O在煮沸时均不会分解)

①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

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             

                                

                               

                                       

                                         ,则固体产物为Mg(OH)2

 

②另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灼烧至恒重,能否通过固体质量的减少量来确定固体的成分?_______ (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

 

(14分) (1)过滤(2分) (2)MgCO3在加热煮沸过程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由于水解生成的Mg(OH)2溶解度更小,且又有CO2气体生成,使水解趋于完全, MgCO3转化为Mg(OH)2。 (3分) (3) 5 MgCO3  + 5H2O=Mg5(OH)2(CO3)4·4H2O + CO2↑  (2分) (4)① (4分) 实验步骤 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置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或置于试管中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盛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无气泡生成 (或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 (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② 能(1分)   等质量的氢氧化镁或碱式碳酸镁灼烧至恒重时,固体质量的减少量是确定的,且不相同。(2分) 【解析】 试题分析:在解决探究题的时候要能够从题意中获取相关知识联系课本知识进行解题。本题将Mg2+与CO32-结合生成MgCO3,又由于碳酸根水解呈碱性和课本上水垢的生成等相关知识,可知易转化为Mg(OH)2以及题目中提到的Mg5(OH)2(CO3)4·4H2O,到底生成物是什么,进行相关探究。探究的焦点是氢氧根和碳酸根的检验,从而解题。 考点:本题以探究为基础,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物质的检验以及探究的基本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亚硝酸盐是一祌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为检测某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通常以1kg样品中含NaNO2的质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满分5 manfen5.com

(1)无色气体B遇空气显红棕色,B的化学式为_______写出甲方案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完成并配平乙方案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4-+   NO2-+          =    Mn2++    NO3-+          ,

(3)乙方案②中需配置100mL0.0010mol/L(NH4)2Fe(SO4)2标准溶液,在已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后,还需要的仪器有:量筒、烧杯、_______配制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4)若取样品ag,按乙方案进行测定,准确量取12.00mL0.0005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过童)与溶液A反应。反应后溶液用0.0010mol/L(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色 溶液刚好褪去;重复上述实验2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溶液10.00mL.则1kg样品中 NaNO2的质量为_______mg.

 

查看答案

有机物D是一种合成抗高血压药的重要通用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A是一种 芳香酸)

满分5 manfen5.com

(1) A、C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D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2) 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3)加热条件下,C在足量NaOH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 E是一种相对分子质置比A小14的芳香酸。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③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峰

(5) F是B在碱溶液中水解后再酸化的产物。 F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成髙分子化合物,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常见的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 既有σ键乂有π键,且X的第一电离能比其相邻元素都大,Y的电负性比X的小,其基态 原子最外层的p电子是该层s电子的两倍,Z是前36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是56,中子数是30。

(1) Y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W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2) X的氧化物XO2与H2O比较,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 (填化学式),Z的氢化物属于       晶体,Z2O2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 (填编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金属键

(3)加热条件下,Y的单质与足量的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生成 Y的最髙价含氧酸,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在250C,101kPa下,W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后恢复至原温度和压强,平均每转移 1mol电子放出QkJ的热量,则W单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查看答案

常温下,NaOH溶液与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向溶液中滴加甲基橙试液,溶液变红,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混合溶液中:4<pH<5

B.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H+)≤c(CH3COO-)+c(OH-)

C.混合前溶液的pH: pH(CH3COOH)+pH(NaOH)<14

D.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c(Na+)= c(CH3COO-)+c(CH3COOH)

 

查看答案

下列事实与结论(或推论)均正确的是

A.将氨水加到盛有AgCl固体的试管中,AgCl固体完全溶解,说明所得溶液中c(Ag+)c(Cl-)>Ksp(AgCl)

B.物质的量之比为1: 2的Na2O2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后,残留的固体是Na2CO3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 变为红色;那么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D.将某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该气体中无Cl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