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CO2是一种重要的物质...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CO2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但其过量排放,可能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下列措施不能够有效控制CO2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的是    (填序号)
①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提倡低碳生活,依法控制CO2的过量排放
②禁止滥砍滥伐,植树造林,恢复生态
③开发利用各种新型能源代替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④提倡使用脱硫煤、无铅汽油等清洁燃料
(2)常温下,碳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Ka1=4.2×10-7,Ka2=5.6×10-11;次氯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Ka=4.7×10-8.写出84消毒液露置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O具有还原性,某同学设计图示装置(固定装置及胶管略去)验证CO气体能否与Na2O2反应.
manfen5.com 满分网
已知:H2C2O4manfen5.com 满分网 CO2↑+CO↑+H2O,则实验选择的最简单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    ;若CO能够与Na2O2发生反应,则预测反应产物为   
(4)已知C(s)+O2(g)=CO2(g),△H=-393.5kJ•mol-1;CO(g)+manfen5.com 满分网O2(g)=CO2(g),△H=-283.0kJ•mol-1,写出CO2 和C(s)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以CO为燃料制作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CO,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若使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1molNaClO,则理论上需要氧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    L.
(1)①提倡低碳生活,依法控制CO2的过量排放,可以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植树造林,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③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④煤脱硫后燃烧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依据电离平衡常数比较碳酸酸性大于次氯酸,第一步电离大于次氯酸,第二步电离小于次氯酸的电离,结合84消毒液成分为次氯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见光分解分析; 依据反应生成产物结合试验目是验证CO气体能否与Na2O2反应的分析,通入过氧化钠前需要除去二氧化碳、水;依据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类推分析得到生成产物为碳酸钠; (4)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得到;依据热量电池是燃料做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做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依据电子守恒计算需要的氧气 【解析】 (1)①提倡低碳生活,依法控制CO2的过量排放,可以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①正确; ②禁止滥砍滥伐,植树造林,恢复生态,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②正确; ③开发利用各种新型能源代替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③正确; ④煤脱硫、无铅汽油燃烧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④; (2)依据电离平衡常数比较碳酸酸性大于次氯酸,第一步电离大于次氯酸,第二步电离小于次氯酸的电离,结合84消毒液成分为次氯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见光分解分析可知;次氯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2HClO=2H++2Cl-+O2↑; 故答案为:ClO-+CO2+H2O=HClO+HCO3-;2HClO=2H++2Cl-+O2↑; (3)依据反应生成产物结合试验目是验证CO气体能否与Na2O2反应的分析,通入过氧化钠前需要除去二氧化碳、水;所以依据题干图装置可知,先除去二氧化碳,再用浓硫酸干燥,导气管的连接顺序为:abcf;依据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类推分析得到生成产物为碳酸钠; 故答案为:abcf;Na2CO3; (4)已知①C(s)+O2(g)=CO2(g),△H=-393.5kJ•mol-1;②CO(g)+O2(g)=CO2(g),△H=-283.0kJ•mol-1,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①-②×2得到CO2 和C(s)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C(s)=2CO(g)△H=+172.5 kJ•mol-1;以CO为燃料制作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CO,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依据原电池反应原理可知负极是一氧化碳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根据电解质环境是熔融碳酸盐和电子守恒得到负极电极反应为:CO+CO32-→2CO2+2e-;   使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1molNaClO,结合电解反应化学方程式计算,2NaCl+2H2O2NaOH+Cl2↑+H2↑;Cl2+2NaOH=NaClO+NaCl+H2O;得到NaCl+H2ONaClO+H2↑依据电子守恒得到:O2~4e-~2NaClO,则理论上需要氧气物质的量为0.5mol,氧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 11.2L; 故答案为:CO2(g)+C(s)=2CO(g)△H=+172.5kJ•mol-1;CO+CO32-→2CO2+2e-;11.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2SO3(g),混合体系中SO3的质量分数和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2SO2(g)+O2(g)⇌2SO3(g)的△H______0(选填“>”或“<”);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______移动(选填“向左”、“向右”或“不”);
②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______K2;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______v(选填“>”、“<”或“=”).
(2)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①图2是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N2和H2反应生成1mol 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H的数值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不必注明反应条件)
②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下,将xmol•L-1的氨水与y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则x______y,所得溶液中c(NH4+______C(Cl-)(选填“>”、“<”或“=”);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出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常量元素如氯、微量元素如碘在海水中均以化合态存在.在25℃下,向0.1mol•L-1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适量的0.1mol•L-1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反应后的浊液中,继续加入0.1mol•L-1的NaI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查看答案
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元素.
manfen5.com 满分网
(1)1mol A与足量D的氢化物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写出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   
(3)表中的另一种金属元素(未标出)的单质G,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转化:
manfen5.com 满分网
其中化合物M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则M为(填化学式)    ;K的溶液与B的某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种新型无机材料由G元素和C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原混合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0.8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mol•L-1
查看答案
有一反应:2A+B⇌2C,其中A、B、C均为气体,下图中的曲线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曲线,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B的转化率,图中有a、b、c三点,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b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C.T1温度下a点表示若想达到平衡,可以采取增大压强的方法
D.c点可表示v(正)<v(逆)
查看答案
某学生做麦芽糖的还原性实验,取2mL 0.5mol•L-1的CuSO4溶液和2mL 0.5mol•L-1的NaOH溶液,将它们混合后,滴入2.0mL的10%麦芽糖溶液,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看到红色沉淀生成,这是因为( )
A.麦芽糖溶液太浓
B.加热时间不够
C.CuSO4溶液不够量
D.NaOH溶液不够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