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同位素:1H+、2H2、3H B.同系物:...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同位素:1H+、2H2、3H
B.同系物:丙烷、异丁烷、新戊烷
C.电解质:冰醋酸、水银、烧碱
D.酸性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三氧化硫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两个羧基在浓 H
2SO
4 作用下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酸酐,如图1:
(如图2)某酯类化合物A是广泛使用的塑料增塑剂.A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B、C、D.
(1)已知C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分子量不超过200,其中含氧元素58.3%.则C的分子式为
.
(2)已知C不能被CuO氧化,与氯气反应后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1mol的C分别与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为2mol 和3mol,则C中官能团名称
.
(3)C和D与浓硫酸共热能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
种酯类化合物.
(4)已知F为C发生分子内脱水后的产物.
①若F与氯气反应后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F的结构简式为
.
②若C→F为消去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G与新制Cu(OH)
2反应:
;
②A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
.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丁是由前20号元素组成的物质,有如下转化:甲+乙→丙+丁
(1)若甲为块状固体,丙为分子内同时具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可燃性气体,乙为水,则丙的结构式
.
(2)若甲和丁是同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乙为水.且甲的组成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霍夫曼根据上述反应,用右图实验装置测定了氨分子的组成.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下浓氨水至不再反应为止;关闭活塞,待恢复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试管内液面上升至2/3处.①滴加浓氨水后试管内的现象
②相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4)若甲Cl
2,乙为NH
4Cl反应,丁为HCl,丙为氮的氯化物,当消耗6.72L Cl
2(标状)时得到0.10mol氮的氯化物,丙的化学式
,反应方程式
(5)某短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核电荷数为其2倍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之间也能发生上述反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
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D、E同族;A与D、E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B元素的某种同位素原子在考古方面有重要应用.
(1)E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2)钠、A和D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或化学键
)
(3)A、D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18电子的分子甲常温下甲是一种无色液体.甲的水溶液呈现弱酸性,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
(4)A、C以1:2组成的共价分子乙也含有18电子,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将CuO还原为Cu
2O,已知每1mol乙参加反应有 4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处理含BD、ED
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使两者反应,产物之一为单质E.已知反应生成1g E固体单质时放出8.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6)将0.500mol ED
2(g)和0.300mol D
2(g)放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D
2(g)+2ED
2(g)⇌2ED
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①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平衡时测得c(D
2)=0.10 0mol•Lˉ
1,二氧化硫的平衡转化率为
.
查看答案
为测定该补血剂样品[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晶体]中铁元素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酸性KMnO
4溶液滴定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1)写出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
(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3)实验前,首先要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
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填仪器名称).
(4)某同学设计以原电池的形式实现Fe
2+至Fe
3+的转化,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方案二 将FeSO
4转化为Fe
2O
3,测定质量变化操作流程如下:
(3)步骤②中除用H
2O
2外还可以使用的物质是
.
(5)步骤②是否可以省略
,理由是
.
(6)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依次是:过滤、洗涤、
、冷却、称量.
(7)假设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
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
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碘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2I
-+Br
2═I
2+2Br
-↑
B.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
3O
4+8H
+═3Fe
3++4H
2O
C.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
2++NO
3-+4H
+═Fe
3++NO↑+2H
2O
D.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硫化钠:2 Fe
3++3S
2-+6H
2O═2Fe(OH)
3↓+3H
2S↑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