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C和CuO在高温下反应可能生成Cu、Cu20、C02、CO.现将1g碳粉跟8gC...

C和CuO在高温下反应可能生成Cu、Cu20、C02、CO.现将1g碳粉跟8gCuO混合,在硬质试管中隔绝空气高温加热,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NaOH溶液,收集残余气体.测得溶液增重1.1g,残余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0mL.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固体混合物高温加热时,有0.6g碳参加了反应
B.试管中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共转移电子0.15mol
C.反应后的试管中固体混合物总质量为7.2g
D.反应生成铜和氧化亚铜的总物质的量为0.1mol
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NaOH溶液,收集残余气体.测得溶液增重1.1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残余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0mL为一氧化碳的体积,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 A、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碳原子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和,根据m=nM计算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 B、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数目. C、碳粉与CuO的总质量减去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的质量即为反应后的试管中固体混合物总质量. D、根据氧原子守恒计算反应后试管中固体混合物含有的氧原子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再根据铜元素守恒计算反应生成铜的物质的量. 【解析】 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NaOH溶液,收集残余气体.测得溶液增重1.1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残余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0mL为一氧化碳的体积,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 A、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碳原子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和,所以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025mol+0.025mol)×12g/mol=0.6g,故A正确; B、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025mol×4+0.025mol×2=0.15mol,故B正确; C、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总质量为0.025mol×44g/mol+0.025mol×28g/mol=1.8g,所以反应后试管中固体混合物总质量为(1g+8g)-1.8g=7.2g,故C正确. D、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含有的氧原子物质的量为0.025mol×2+0.025mol×1=0.075mol,反应后氧原子存在于氧化亚铜中,所以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0.075mol=0.025mol,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0.025mol×2=0.05mol,反应生成铜和氧化亚铜的总物质的量为0.075mol,故D错误.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有Na2CO3、Ba( OH)2、H2SO4三种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的溶液,以不同的顺序将它们混合,如生成沉淀,立即过滤掉,对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显碱性
B.可能显中性
C.不可能显酸性
D.可能显碱性
查看答案
用铂电极电解下表中各组物质的稀溶液(如图)一段时间后,甲、乙两池中溶液的pH均碱小,且在①和④两极的电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
ABCD
KOHH2SO4Na2SO4CuSO4
CuSO4AgNO3HClHNO3

manfen5.com 满分网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在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发生反应:H2(g)+Br2(g)manfen5.com 满分网2HBr(g);△H<0.当温度分别为T1、T2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Br2(g)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由图可知:T2>T1
B.两点的反应速率:a>b
C.T1时,随着Br2(g)加入,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
D.为了提高Br2(g)的转化率,可采取将HBr液化并及时移走的方法
查看答案
下列溶液中有关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氯水中:2c(Cl2)=c(ClO-)+c(Cl-)+c(HClO)
B.25℃时,pH=12的NaOH溶液与pH=12的氨水:c(Na+)=c(NH4+
C.pH=4的0.1mol•L-1的NaHA溶液中:c(HA-)>c(H+)>c(H2A)>c(A2-
D.在K2CO3溶液中:c(K+)+c(H+)=c(CO32-)+c(HCO3-
查看答案
有M和R两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M+与R2-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
B.M一定是第三周期元素
C.M与R是同一周期元素
D.R与M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