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
2COONH
4(s)⇌2NH
3(g)+CO
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总压强(kPa) | 5.7 | 8.3 | 12.0 | 17.1 | 24.0 |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 2.4 | 3.4 | 4.8 | 6.8 | 9.4 |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
A.2v(NH
3)=v(CO
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______.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______0,熵变△S______0(填>、<或=).
(2)已知:NH
2COONH
4+2H
2O⇌NH
4HCO
3+NH
3•H
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
2COO
-)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氧化性:IO
3->Fe
3+>I
2;还原性:S
2O
32->I
-3I
2+6OH
-═IO
3-+5I
-+3H
2O;
KI+I
2KI
3(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
3、KI、Mg
2+、Fe
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
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
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CCl
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______(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将I
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
3•H
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_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_____.
A.Na
2S
2O
3 B.AlCl
3 C.Na
2CO
3 D.NaNO
2(4)对含Fe
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
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
2+.______.
查看答案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
模拟海水中的 离子浓度(mol/L) | Na+ | Mg2+ | Ca2+ | Cl- | HCO3- |
0.439 | 0.050 | 0.011 | 0.560 | 0.001 |
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
-5 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已知:K
sp(CaCO
3)=4.96×10
-9;K
sp(MgCO
3)=6.82×10
-6;K
sp[Ca(OH)
2]=4.68×10
-6;K
sp[Mg(OH)
2]=5.61×10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物X为CaCO
3B.滤液M中存在Mg
2+,不存在Ca
2+C.滤液N中存在Mg
2+、Ca
2+D.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gNaOH固体,沉淀物Y为Ca(OH)
2和Mg(OH)
2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mol
-1,冰中氢键键能为20kJ•mol
-1.假设每摩尔冰中有2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K
α=(Cα)
2/C(1-α).若加入少量CH
3COONa固体,则电离平衡CH
3COOH≒CH
3COO
-+H
+向左移动,α减小,K
α变小
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kJ•mol
-1、-3747kJ•mol
-1和-3265kJ•mol
-1,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
D.已知:Fe
2O
3(s)+3C(石墨)=2Fe(s)+3CO(g)△H=489.0kJ•mol
-1CO(g)+
O
2(g)=CO
2(g)△H=-283.0kJ•mol
-1C(石墨)+O
2(g)=CO
2(g)△H=-393.5kJ•mol
-1则4Fe(s)+3O
2(g)=2Fe
2O
3(s)△H=-1641.0kJ•mol
-1
查看答案
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性生物钟调节剂,在人体内由食物中的色氨酸转化得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色氨酸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可形成内盐,具有较高的熔点
B.在色氨酸水溶液中,可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其形成晶体析出
C.在一定条件下,色氨酸可发生缩聚反应
D.褪黑素与色氨酸结构相似,也具有两性化合物的特性
查看答案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
-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
2+2H
2O+4e
-═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
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
-形成Fe(OH)
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
-═Cu
2+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