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定某钢样组成,现取某钢样粉末28.12g(假设只含Fe和C),在氧气流中充分反应,得到CO
2气体224mL(标准状况).
(1)计算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物质的量之比.
(2)取三份不同质量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100mL相同浓度的H
2SO
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 I | II | III |
加入钢样粉末的质量/g | 2.812 | 5.624 | 8.436 |
生成气体的体积/L(标准状况) | 1.120 | 2.240 | 2.800 |
请计算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
Ⅰ.
Ⅱ.氯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很难水解生成苯酚
某有机物A和其它有机物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又知:A的水溶液显酸性,遇FeCl
3溶液不显色,A分子结构中不含甲基,含苯环,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I是五元环状化合物,I和J互为同分异构体;K和L都是医用高分子材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J的结构简式:F
;J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H→J:
; H→L: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H→I:
;
②J→K:
;
③A→B+C:
.
查看答案
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转化:
已知:RCN
RCOOH
(1)A的结构简式为
;反应①的类型为
反应.
(2)反应④的类型为
反应;
(3)D与足量乙醇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与足量NaOH乙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2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查看答案
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
.
(2)粗盐常含Ca
2+、Mg
2+、SO
42-等杂离子,精制过程中要将它们以沉淀的形式除去,则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
(填编号).
A.先加入NaOH,后加入Na
2CO
3,再加入BaCl
2溶液
B.先加入NaOH,后加入BaCl
2溶液,再加入Na
2CO
3C.先加入BaCl
2溶液,后加入NaOH,再加入Na
2CO
3(3)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
(填写操作名称)、冷却结晶、
(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l.
(4)由图示可知在电解制碱过程中
可以循环使用,以提高反应物利用率;在制碱的同时,还产生H
2和Cl
2,工业上常常利用它们生产
.
(5)如图所示,目前电解法制烧碱通常采用离子交换膜法,阳离子交换膜不允许阴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不允许阳离子通过.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填编号).
A.NaOH、H
2均在Ⅰ区产生
B.图中a为阴离子交换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C.Ⅲ区炭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
--2e→Cl
2↑
D.取少量Ⅲ区中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6)在实际生产中,经过脱盐后得到含溶质质量分数约为50%的NaOH溶液(密度为1.92g/cm
3),则该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查看答案
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了两种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①乙酸乙酯的制备(装置如图1);
②乙酸丁酯[CH
3COO(CH
2)
3CH
3]的制备(装置如图2).
制备这两种酯所涉及的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表:
物理性质 | 乙酸 | 乙醇 | 1-丁醇 | 乙酸乙酯 | 乙酸丁酯 |
熔点(℃) | 16.6 | -117.3 | -89.5 | -83.6 | -73.5 |
沸点(℃) | 117.9 | 78.5 | 117 | 77.06 | 126.3 |
密度(g/cm3) | 1.05 | 0.79 | 0.81 | 0.90 | 0.88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乙酸乙酯的制备过程中,采用水浴加热的优点为
;制备乙酸丁酯的过程中,直玻璃管的作用是
,试管不与石棉网直接接触的原因是
.
(2)乙酸乙酯制备时,饱和Na
2CO
3溶液的作用是
.两种酯的提纯过程中都需用到的关键仪器是
,在操作时要充分振荡、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先将水溶液放出,最后将所制得的酯从该仪器的
(填序号).
A.上口倒出 B.下部流出 C.都可以
(3)在乙酸丁酯制备中,下列方法可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的是
(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加过量乙酸 C.不断移去产物 D.缩短反应时间
(4)1-丁醇若含有乙醇,有同学认为制得的乙酸丁酯中含有乙酸乙酯.为了证实该观点,可尝试选用下列
(填序号)装置来做实验,请简述与实验结论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
.
查看答案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合成氨气所需的氢气可以由水煤气分离得到.涉及反应信息如下:
反应①:C(s)+H
2O(g)
H
2(g)+CO(g) 平衡常数K
1反应②:平衡常数 K
2=
(1)K
1的表达式:K
1=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恒容时,对反应①,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υ(H
2)
正=υ(H
2O)
逆 D.c(H
2O)=c(CO)
(3)将一定量的H
2O(g)和C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以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别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H2O | CO | H2 | CO |
1 | 650 | 1 | 2 | 0.8 | 1.2 | 5 |
2 | 900 | 0.5 | 1 | 0.2 | 0.8 | 3 |
3 | T | a | b | c | d | t |
(Ⅰ)实验1中,用CO
2表示反应开始到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Ⅱ)在实验3,当a=0.5、b=1时,要使c、d数据与实验2相同,且t<3,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填序号)
A.其它条件不变温度T<900℃B.其它条件不变温度T>900℃
C.充入一定量氖气 D.使用高效催化剂
(Ⅲ)对于反应②,当升高温度时K
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