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CH
2O
2),俗称蚁酸,结构式为:______.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甲酸的组成和结构后,对甲酸的性质提出如下猜想并设计了相关实验加以验证:
猜想I:甲酸具有酸性;
实验I:在甲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猜想II: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
实验II:操作过程如右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再设计出至少2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甲酸的酸性:______、______;
(2)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甲酸是弱酸______;
(3)依右上图所示的实验,加热20分钟后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该小组同学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请你从理论上简单解释实验中没有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
(4)在仔细分析甲酸分子组成元素的基础上,请你再提出一个甲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可能具有的性质的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①你提出的猜想是______;
②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实验方案请参考如下形式: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
已知:在弱酸性条件下,胆矾中Cu
2+与 I
-作用定量析出 I
2;I
2溶于过量的KI溶液中:I
2+I
-═I
3-;且在溶液中:Fe
3++6F-=[FeF
6]
3-( 六氟合铁(III)络离子 )
又知:微粒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
3+>Cu
2+>I
2>FeF
63-析出I
2可用cmol/L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2S
2O
32-+I
3-═S
4O
62-+3I
-.
现准确称取ag胆矾试样,置于250mL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5mL3mol/LH
2SO
4溶液,加少量NaF,再加入足量的10%KI溶液,摇匀.盖上碘量瓶瓶盖,置于暗处5min,充分反应后,加入1~2mL0.5%的淀粉溶液,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到蓝色褪去时,共用去VmL标准液.
(1)实验中,在加KI前需加入少量NaF,推测其作用可能是______;
(2)实验中加入稀硫酸,你认为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3)本实验中用碘量瓶而不用普通锥形瓶是因为______;
(4)硫酸铜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碘化亚铜)并析出碘,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胆矾试样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ω(Cu)=______%.
查看答案
粗盐提纯的研究.
【有关资料】
化学式 | CaCO3 | CaSO3 | CaC2O4 | Mg(OH)2 |
Ksp | 4.96×10-9 | 4.96×10-9 | 2.34×10-9 | 5.61×10-12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粗盐的提纯和检验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新的方案.已知该粗盐样品中主要含有不溶性杂质、Mg
2+、Ca
2+等(忽略SO
42-的存在),该小组设计流程如下:
【设计除杂过程】
(1)操作①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若在操作②结束后发现溶液B略有浑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混合液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检验除杂效果】
(3)为检验溶液B中Mg
2+、Ca
2+是否除尽,通常分别取少量溶液B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验Mg
2+是否除尽.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溶液(填化学式),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步骤二:检验Ca
2+是否除尽.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某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效果最好的是______(填字母).
A、Na
2CO
3 B、Na
2SO
3 C、Na
2C
2O
4【获取纯净食盐】
(4)对溶液B加热并不断滴加6mol•L
-1的盐酸溶液,同时用pH试纸检测溶液,直至pH=5时停止加盐酸,得到溶液C.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5)将溶液C倒入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______时(填现象),停止加热.
【问题讨论】
(6)在除杂过程中,向粗盐悬浊液中加混合液A时需要加热,目的是______,该操作中控制溶液pH=12可确保Mg
2+除尽,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溶液B中Mg
2+物质的量浓度将被控制在______以下.
查看答案
某研究小组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其中阴阳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阳极区酸性增强
B.阴极区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
2↑
C.diluent和concentrated的中文含义为浓缩的、稀释的
D.该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为H
2SO
4
查看答案
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 CH3COOH | HCN | H2CO3 |
电离平衡常数(25℃) | 1.8×10-5 | 4.9×10-10 | K1=4.3×10-7 K2=5.6×10-11 |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CN)>pH(Na
2CO
3)>pH(CH
3COONa)
B.NaHCO
3和Na
2CO
3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
+)+c(H
+)=c(OH
-)+c(HCO
3-)+2c(CO
32-)
C.amol•L
-1HCN溶液与bmol•L
-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
+)>c(CN
-),则a一定大于b
D.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
对于反应N
2O
4(g)
2NO
2(g)在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中NO
2的体积分数ψ(NO
2)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线上的任何一点为对应压强下的平衡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关系为v(A)<v(C)
B.A、B、C、D、E各状态中,v(正)<v(逆)的是状态E
C.维持p
1不变,E→A所需时间为x;维持p
2不变,D→C所需时间为y,则x<y
D.使E状态从水平方向到达C状态后,再沿平衡曲线到达A状态,从理论上来讲,可选用的条件是从p
1突然加压至p
2,再由p
2无限缓慢降压至p
1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