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常温下,2.0×10-3mol•L-1氢氟酸的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溶液体...

常温下,2.0×10-3mol•L-1氢氟酸的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得到的[HF]、[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提示:Ka(CH3COOH)=1.8×10-5mol•L-1,Ksp(CaF2)=1.5×10-10mol3•L-3
manfen5.com 满分网
A.两条曲线交点a对应溶液的[F-]=[HF]
B.加入NaOH溶液至pH=7,溶液中[F-]=[Na+]
C.常温下HF的电离常数Ka(HF)>Ka(CH3COOH)
D.pH=4时,加入CaCl2固体使[Ca2+]=2.0×10-3mol•L-1,无CaF2沉淀析出
A、依据图象分析判断,纵轴是微粒浓度,横轴是溶液PH; B、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判断; C、结合图象中的a点,[F-]=[HF],依据电离常数概念计算比较; D、依据图象分析PH=4时的F-离子浓度1.6×10-3mol;结合溶度积常数计算判断. 【解析】 A、纵轴是微粒浓度,横轴是溶液PH,两条曲线交点a对应溶液的[F-]=[HF],故A正确; B、加入NaOH溶液反应HF+NaOH=NaF+H2O;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F-),至pH=7,c(H+)=c(OH-),溶液中[F-]=[Na+],故B正确; C、Ka=;当c(F-)=C(HF)时,Ka=c(H+)=10-3.5=3.5×10-4mol•L-1>Ka(CH3COOH)=1.8×10-5mol•L-1,常温下HF的电离常数Ka(HF)>Ka(CH3COOH),故C正确; D、分析图象当PH=4.0,溶液中的F-离子浓度1.6×10-3mol;加入CaCl2固体使c(Ca2+)=2.0×10-3mol•L-1,c(Ca2+)×c2(F-)=2.0×10-3mol•L-1×(1.6×10-3)2=5.1×10-10>Ksp(CaF2),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下,电解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
B.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1×10-amol•L-1,若a>7,则该溶液的pH为a或14-a
C.在一定温度下,将pH都等于3的醋酸与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3
D.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至CuSO4完全反应,继续电解后加入Cu(OH)2可能恢复至原浓度
查看答案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事  实结  论
A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应
BHCl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C氧化铜高温下生成红色物质,该物质可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高温下可分解生成Cu2O
D稀、浓HNO3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为NO和NO2稀 HNO3氧化性比浓 HNO3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D和T互为同位素,H2O、D2O和T2O是不同的分子
B.22.4L(标准状况)氯气与56g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同温同压下,1LNO和1LO2充分混合体积小于1.5L
D.等物质的量的HCN与NaCN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c (HCN)>c(CN-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判断两种元素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B.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其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C.某变化过程中发生共价键的断裂,则该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可能是阳离子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天然气和煤的主要成分都是烷烃
B.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故不能用溴水鉴别乙烯和苯蒸气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D.棉花与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