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强电解质甲、乙、丙、丁分别溶于水,电离出NH4+、Ba2+、Mg2+、H+、OH...

强电解质甲、乙、丙、丁分别溶于水,电离出NH4+、Ba2+、Mg2+、H+、OH-、Cl-、HCO3-、SO42-(每种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①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②0.1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四种物质中一定有共价化合物
B.四种物质中一定有Ba(OH)2
C.丙溶液中含有NH4+
D.丁溶液中含有HCO3-
由②0.1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可知乙溶液为多元酸,再根据所给八种离子可知乙溶液为:H2SO4; 由①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再结合乙溶液为硫酸,可知甲溶液中含有Ba2+,再结合溶液中其他离子可知甲溶液为Ba(OH)2; 由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可知丙溶液中有Cl-,丙溶液中的阳离子不能确定; 溶液中还剩下一种阴离子HCO3-,所以丁溶液中含有HCO3-. 【解析】 A.由②0.1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可知乙溶液为多元酸,再根据所给八种离子可知乙溶液为:H2SO4,故A正确; B.由①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再结合乙溶液为硫酸,可知甲溶液中含有Ba2+,再结合溶液中其他离子可知甲溶液为Ba(OH)2,故B正确; C.由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可知丙溶液中有Cl-,而丙溶液中的阳离子不能确定,可能是Mg 2+,也可能是NH4+,故C错误; D.溶液中还剩下一种阴离子HCO3-,所以丁溶液中含有HCO3-,又因为丙溶液中的阳离子不能确定,同样丁溶液中的阳离子也不能确定,故D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信息如下:
实验编号c(HA)/mol•L-1c(NaOH)/mol•L-1反应后溶液pH
0.10.1pH=9
c10.2pH=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1一定大于0.2 mol•L-1
B.HA的电离方程式是HA⇌H++A-
C.甲反应后溶液中:c(Na+)>c(OH-)>c(A-)>c(H+
D.乙反应后溶液中:c(Na+)<c(HA)+c(A-
查看答案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3Y⇌2Z(该反应放热),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T1大于T2
B.Y一定呈气态
C.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当n(X):n(Y):n(Z)=1:3: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Cl2通入Na2CO3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gNO3溶液中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或现象
A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B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
C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上层清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D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3SCN-⇌Fe(SCN)3
将1mL KSCN溶液与1mL 同浓度 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An+、B(n+1)+、Cn-、D(n+1)-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
B.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C.单质的还原性:B>A
D.原子序数:B>A>C>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