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现有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元...

现有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元素原于半径是周期表中所有元素中最小的,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能与其氢化物Y反应生成盐,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
(1)写出Y和D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NO+6H2O
A元素原于半径是周期表中所有元素中最小的,则A为H元素,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能与其氢化物Y反应生成盐,应为N元素,X为HNO3,Y为NH3,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应为Al,A、E同主族,则E为Na元素,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结合原子序数关系可知D为O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析】 A元素原于半径是周期表中所有元素中最小的,则A为H元素,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能与其氢化物Y反应生成盐,应为N元素,X为HNO3,Y为NH3,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应为Al,A、E同主族,则E为Na元素,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结合原子序数关系可知D为O元素, (1)Y为NH3,与O2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O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 (2)将HNO3和NH3的水溶液充分混合后,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说明溶液呈碱性,氨水过量,如氨水过量较小,则有c(NH4+)>c(NO3-)>c(OH-)>c(H+),如氨水过量较多,则存在c(NH4+)>c(OH-)>c(NO3-)>c(H+), 故答案为:c(NH4+)>c(NO3-)>c(OH-)>c(H+)或c(NH4+)>c(OH-)>c(NO3-)>c(H+); (3)E为Na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F为Al,对应的氧化物为Al2O3,为两性氧化物,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4)用石墨电极电解NaOH溶液,实质上是电解的水,阳极反应为4OH-=2H2O+O2+4e-, 故答案为:4OH-=2H2O+O2+4e-; (5)甲烷碱性燃料电池中,甲烷为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CO32-+6H2O+8e-, n(CH4)=1mo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则可生成4molCl2, 故答案为:CH4+10OH-=CO32-+6H2O+8e-;4mol.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I)t℃时,将2molSO2和1mol 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mol-1.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9.2kJ.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下同)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2)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生成SO3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______
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 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
(4)上述反应达平衡后,判断下列情况下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①再通入1.6molSO2、0.8molO2、0.4molSO3______
②再通入0.2molSO2、0.2molSO3______
(II)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
2N2(g)+6H2O(l)⇌4NH3(g)+3O2(g).△H=2a kJ•mol-1
N2(g)+3H2(g)⇌2NH3(g)△H=-92.4KJ•mol-1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则a=______
查看答案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原因是淀粉能与Cl2发生显色反应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是由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能溶于浓硝酸
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D.常温下,浓硫酸可储存在铁质或铝制器皿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查看答案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XYZLMQ
原子半径/nm0.1600.1430.1020.0990.0770.074
主要化合价+2+3+6、-2+7、-1+4、4-2

A.等物质的量的X、Y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一样多
B.Y与Q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L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D.在化学反应中,M原子与其它原子易形成共价键而不易形成离子键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mol•L-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c(H+)、c(OH-)同比例减小
B.体积相同、pH相同的NH4Cl溶液、盐酸,完全溶解少量且等同的镁粉,前者用时少
C.少量NaHSO4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
D.对于可逆反应,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铁放入稀硫酸中,再加入硝酸钠可以加快铁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
C.电解精炼铜时,相同时间内阴极析出铜的质量比阳极溶解铜的质量小
D.洗涤过滤后的AgCl沉淀,用稀盐酸洗涤比用蒸馏水洗涤沉淀损失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