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工厂的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Fe和Al,此外还含有少量Al2O3和Fe2O...

某工厂的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Fe和Al,此外还含有少量Al2O3和Fe2O3,该厂用上述废金属屑制取新型高效水处理剂Na2FeO4(高铁酸钠)等产品,过程如下:

I.向废金属屑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II.向I所得固体中加入过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

III.向II所得固体中继续加入热的稀H2SO4,同时不断鼓入空气,固体溶解得CuSO4溶液;

IV.(1)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II所得的滤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表明滤液中不存在Fe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

可能的原因         

(3)步骤III获得CuSO4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4)步骤II所得滤液经进一步处理可制得Na2FeO4,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①测得滤液中c(Fe2+) 为a mol·L-1,若要处理1 m3滤液,理论上需要消耗25 % 的H2O2溶液_________kg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②写出由Fe(OH)3制取Na2Fe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2Al+2H2O+2NaOH=2NaAlO2+3H2↑(2分) Al2O3+2NaOH=2NaAlO2+H2O(2分) (2) 2Fe3++Fe=3Fe2+ (或2Fe3++Cu=2Fe2++Cu2+或Fe+Fe2O3+6H+ =3Fe2++3 H2O等)(1分) (3)2Cu+O2+4H+  2Cu2++2H2O(2分) (4) ① 68 a(2分) ②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废金属屑中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金属铝和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Al2O3+2NaOH=2NaAlO2+H2O。 (2)I所得固体中含有铁、铜和氧化铁,加入过量稀H2SO4后铁、氧化铁被溶解分别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由于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单质铜生成铜离子和亚铜离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显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3)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在加热的条件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可以溶解在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4H+  2Cu2++2H2O。 (4)①滤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000amol,生成氢氧化铁失去1000amol电子。双氧水在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2价,得到1个电子,因此1mol双氧水在反应中得到2mol电子。设需要双氧水溶液的质量是m,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1000amol,解得m=68000amg=68amkg。 ②铁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去3个电子,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 价,得到2个电子。因此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2:3。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中还有水生成,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考点:考查金属铝、铁和铜以及化合物性质、高铁酸钠的制备、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

程式为         

(2)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 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

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浅红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Ⅰ和Ⅱ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满分5 manfen5.com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填“Ⅰ”或“Ⅱ”)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Ⅰ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Ⅱ的气球体积较大

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方案

预测现象

预测依据

操作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有白色

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          (写离子方程式)。

操作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无白色

沉淀

NaH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反应。

 

实施实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

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C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实验室中常用E溶液吸收多余的C。(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满分5 manfen5.com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B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固体E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是          ,C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B的浓溶液与H的浓溶液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气体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E溶液吸收C,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向吸收液中持续通入SO2气体。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开始时,溶液上方出现白雾,试纸a变红。甲同学认为是HCl使a变红,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乙同学的认为使a变红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②片刻后,溶液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试纸b变蓝。用离子方程式解释b变蓝的原因         

③最终试纸b褪色。同学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I2有还原性,黄绿色气体等物质将其氧化成

IO3,从而使蓝色消失;二是         

 

查看答案

 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 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元素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单质铜和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元素W位于周期表的第          族, 其非金属性比元素R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

         

(4)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做其吸收剂,写出吸收剂

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Y和Z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工业上用Z的氧化物、X单质和Y单质在

高温下制备ZY,其中Z的氧化物和X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已知反应X (g)+Y (g) 满分5 manfen5.com n Z (g)   △H > 0,将X和Y以一定比例混合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改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反应方程式中n=1

B.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升高温度

C.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大压强

D.0~5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0.08 mol·L-1·min-1

 

查看答案

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

②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

③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

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

C.实验②证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实验③证明氧化性:Cr2O72- > I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