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及利用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⑴一定条...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及利用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⑴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体系中SO3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2的同时生成1 mol NO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________。

⑵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是采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一定量的磷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该技术的优点除了能回收利用SO2外,还能得到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⑶右图是MCFC燃料电池,它是以水煤气(CO、H2)为燃料,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A为电池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写出B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⑷工业上常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以NO和NO2的混合物为例)。

已知: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NO+NO2+Na2CO3=2NaNO2+CO2

2NO2+Na2CO3=NaNO2+NaNO3+CO2

①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完全吸收NO和NO2的混合物,每产生22.4 L(标准状况)CO2(全部逸出)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 g,则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

____________。

②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____。

 

(1)bc   2.67或8/3,(2)(NH4)3PO4或(NH4)2HPO4或NH4H2PO4 (3)负   O2+4e-+2CO2=2CO32-,(4)①1∶7 ②对于含NO较多混合气体无法完全吸收,因为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意思相近均给分) 【解析】(1)a.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不变,体系压强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a错误;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说明到达平衡状态,b正确;c.随反应进行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发生变化,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说明到达平衡状态,c正确;d.每消耗1mol SO2的同时生成1mol NO都表示正反应速率,反应自始至终都按此比例进行,d错误. 选:bc.                     NO2(g)+SO2(g)?SO3(g)+NO(g)  起始物质的体积       a        2a             0        0 转化物质的体积       x         x              x     x 平衡物质的体积       a-x      2a-x           x     x 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即(1a-x):(2a-x)=1:6,故x=,故平衡常数K ===≈2.67, (2)氨气是碱性气体,可以和磷酸反应生成盐,产生的盐随着酸的磷酸的量的多少而不同,可以产生磷酸铵,磷酸氢铵或是磷酸二氢铵; (3)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通氧气的电极一定为正极,通入燃料的电极一定为负极,氧气在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4)①设NO的物质的量是x,NO2的物质的量是y,则 x+=mol; 32x+24(y-x)=44 解得:x=,y=;即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之比:=1:7,所以相同条件下,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体积之比是1:7,故答案为:1:7. ②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所以对于含NO较多混合气体无法完全吸收,故答案为:含NO较多混合气体无法完全吸收;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 ℃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 ℃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现利用图10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装置④中制备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 ℃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____________;④低于60 ℃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 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⑷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⑸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⑹在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此实验测得结果偏高,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辉铜矿石主要含有硫化亚铜(Cu2S)及少量脉石(SiO2)。一种以辉铜矿石为原料制备硝酸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⑴写出浸取过程中Cu2S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回收S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⑶气体NOx与氧气混合后通入水中能生成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滤液M中加入(或通入)下列__________(填字母)物质,得到另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a.铁        b.氯气      c.高锰酸钾 

⑷保温除铁过程中,加入Cu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浓缩时,要用HNO3溶液调节溶液的pH,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黄钾铵铁矾[KNH4Fex(SO4)y(OH)z]不溶于水和稀硫酸,制取黄钾铵铁矾的示意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溶液X是________。

(2)检验滤液中是否存在K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钾铵铁矾的化学式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稀硝酸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并配制成100.00 mL溶液A。

②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9.32 g。

③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 mL,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④将步骤③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灼烧,最终得固体4.80 g。

通过计算确定黄钾铵铁矾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

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CaO、FeO、CuO、NiO等氧化物)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酸浸时ZnFe2O4会生成两种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净化Ⅰ操作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溶液中少量的Fe2氧化;第二步是控制溶液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

①写出酸性条件下H2O2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25 ℃时,pH=3的溶液中,c(Fe3)=________mol·L1(已知25 ℃,Ksp[Fe( OH)3]=4.0×1038)。

③净化Ⅰ生成的沉淀中还含有溶液中的悬浮杂质,溶液中的悬浮杂质被共同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没有净化Ⅱ操作,则对锌的制备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

⑷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锌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温度、容积相同的2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 mol N2、3 mol H2

4 mol NH3

NH3的浓度(mol·L1)

c1

c2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 kJ

吸收b kJ

气体密度

ρ1

ρ2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已知N2(g)+3H2(g)     2NH3(g);ΔH=-92.4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1<c2<2c1      B.a+b>92.4       C.α1+α 2=1      D.ρ2=2ρ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