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烧杯中盛有半杯的Ba(OH)2溶液,然后用滴管向烧杯中滴加H2SO4(装置如右图)。随着硫酸的滴入,电灯会逐渐变暗,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电灯完全熄灭。
(1)该实验说明溶液的导电性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利用上述原理进行溶液浓度的测定。若烧杯中装有75mL 0.1mol/L Ba(OH)2溶液,当滴入25mL H2SO4时,电灯完全熄灭。试求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若用98%、1.84g/mL的浓硫酸配制上述浓度的硫酸溶液2500mL,需要多少毫升的浓硫酸(精确到0.1mL)。
实验室用稀硝酸与铜反应来制备NO气体,如果采用(Ⅰ)装置(烧瓶内加入稀硝酸和铜片,必要时可加热),实验效果不十分理想,因为从观察到的现象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有人设计了(Ⅱ)装置(橡皮塞下端连有铜丝圈),用来做该实验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Ⅰ装置做实验时,实验过程中由于观察到烧瓶内有 现象,而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收集NO能否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答: (填“能”“否”)。
(2)用Ⅱ装置做实验时,将有关操作补充完全:
①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从U形管的B侧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 为止。
a.刚好浸没铜丝下端 b.刚好浸没铜丝中部 c. 单孔塞下沿与液面间不留有空隙
②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对U形管的A侧加热,当 时,撤去酒精灯。
(3)在(2)的实验中:
①什么情况下反应自动停止? 。
何处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
②如果再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开,可在分液漏斗中观察到哪些明显现象?
答: 。
请将5种物质:N2O、FeCl2、Fe (NO3)3、HNO3和FeCl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不需配平)
(2)反应过程中,N2O与Fe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代表Na2CO3、NaOH、NaHCO3、CO2四种物质,a、b、c、d、e、f分别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对于图中两种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有( )
A.只有a、b、c、d B.只有a、c、d、e
C.只有a、c、d、e、f D.a、b、c、d、e、f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个方案理论上均可行、且第二方案比第一方案更方便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A 除去氯化钙固体中少量氯化铵 与熟石灰混合加热 直接加热
B 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 用食醋洗涤 用洗洁精洗涤
C 检验亚硫酸钠是否被氧化 滴入Ba(OH)2溶液 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D 区分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 测量密度 加盐酸,看气泡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铜和硫酸为原料,采用多种方法制取硫酸铜,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
⑴甲同学取6.4 g铜片和10 mL 18 mol·L-1浓硫酸,放在试管中共热时发现,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蓝色溶液,而是在试管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甲同学为了验证其中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设计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倾倒掉上层液体后,向所得白色的固体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边加边搅拌。
实验现象:白色物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所得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
(2)乙同学与甲同学做相同的实验,还观察到加热过程中,试管内壁上部析出少量淡黄色固体物质,持续加热,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溶于浓硫酸而消失,同时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 。直到最后反应完毕,发现试管中还有铜片剩余。
方法二
(3)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对比甲的方案,你认为丙同学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 。
方法三
⑷丁同学取一铜片和稀硫酸放在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入双氧水,发现溶液逐渐呈蓝色,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