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同周期,D与E和F同周期,A与D同主族,C与F同主族,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D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又知六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是气体,三种是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C、D、F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 (2)由A、B两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5∶1形成离子化合物X,X的电子式为 。
(3)由A、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2A4可以与O2、KOH溶液形成原电池,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4)①若E是金属元素,其单质与氧化铁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E是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应用,其氧化物晶体中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5)由A、C、D、F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DAFC3)(已知A2FC3的Ka1=1.3×10-2、Ka2=6.3×10-8),则Y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向Y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使溶液中c(AFC3-)=c(FC32-),则此时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惰性电极电解Y的水溶液,阳极无气体产生,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常温下,在某200 mL的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量地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设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 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B、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C、OA段与BC段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取20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L后溶液的pH=1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1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Mg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条件下,溶解度Mg(OH)2>Fe(OH)3
B 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已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 滴定其中NaOH含量
C 两种一元碱溶液X和Y(X的pH比Y大l),分别加水稀释l00倍后,pH相等 证明稀释前c(X)=10c(Y)
D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F与HCl溶液的pH,后者较小 证明非金属性Cl>F
一定温度下,将1molA和1molB气体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A(g)+ B(g)xC(g)+D(s),t1时达到平衡。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气体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方程式中的x=1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D
D.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在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4OH—+2Fe(OH)3=3Cl—+5H2O+2FeO42—
B.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2C6H5O—+SO2+H2O=2C6H5OH+SO32—
C.0.01mol·L-1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D.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 + ClO—+ OH—= SO42— + Cl— + H+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