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固体混合物A出发可以发生如下框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1)在实验室中常用反应①制取气体C。若要收集气体C,可选择下图装置中的 (填字母)
A B C
(2)操作②的名称是 ,在操作②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在实验室中,要获得干燥纯净的黄绿色气体F, 可以将它通过下图中的装置,其中瓶I中盛放的
是 ,瓶II中盛放的是 。
已知A、B、C、D为常见单质,其中B、C、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甲、乙、丙、丁为化合物,乙常温下为液体,丙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图为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D ,丙 。
(2)丙电子式为 ,反应②中若有11.2L(标准状况下)B生成,则发生转移的电
子的物质的量为 。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T |
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所得强碱性溶液中含有两种电子数相同的阴、阳离子 |
X |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 |
Y |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
Z |
T、X、Z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A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 |
(1)元素T与X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B所含化学键为 ,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2)化合物A的溶液呈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该化合物起消毒作用的微粒是 。
(3)将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逐滴加入到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直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C、D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C、D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两种是强碱、一种是强酸或两
种是强酸、一种是强碱
B.A、C、D三种元素有两种是金属、一种是非金属
C.D元素在第三周期第ⅥA族
D.A、B、C三种元素的单质熔沸点依次降低
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通过如下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验证产物。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
(1)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yMg(OH)2•xMgCO3]
(2)为了确定产物,进行以下定性实验:
实验序号 |
实 验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实验Ⅱ |
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
安静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 |
气体成分为 ① |
实验Ⅲ |
将实验I中的白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取少量加入足量 ② |
③ |
白色不溶物中含有MgCO3 |
实验Ⅳ |
取实验Ⅲ中的滤液,向其中加入适 量 ④ 稀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
溶液中存在CO32- 离子 |
实验Ⅲ中洗涤的操作方法是 。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的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以下定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 4.52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后装置A增重0.36 g,装置B增重1.76 g。
装置C的作用是 ;
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 。
(4)写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重铬酸钾(K2Cr2O7)为用途极广的铬化合物。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SiO2、Al2O3等杂质,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K2Cr2O7晶体的过程
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K2Cr2O7有强氧化性
②NaFeO2遇水强烈水解
③Cr2O72-+ H2O 2CrO42- + 2H+
请回答:
(1)煅烧铬铁矿生成Na2CrO4和NaFe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滤液1的成分除NaOH、Na2CrO4外,还含有(填化学式) ;
生成滤渣1中红褐色物质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
(3)由滤液2转化为Na2Cr2O7溶液应加入的试剂是 。
(4)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K2SO4固体,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制得K2Cr2O7。生成K2Cr2O7晶体的过程是: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试简述此法能够制得K2Cr2O7晶体的原因是: ;
洗涤时应选用 (选填字母)。
A.蒸馏水 B.酒精 C.稀硫酸 D.饱和K2SO4溶液
(5 )工业上常用Fe2+处理酸性K2Cr2O7废水,先将Cr2O72— 转化为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再调节溶液的pH使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