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有很重要的用途。...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有很重要的用途。可用如下流程来制备。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要从溶液中得到绿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按前后顺序填)

a.过滤洗涤     b.蒸发浓缩     c.冷却结晶    d.灼烧    e.干燥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中铁元素含量,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称量5.0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2: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里酸性。

步骤3:在酸性条件下,用0.010mol/L 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共做三次实验,平均消耗KMnO4溶液20.00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2)步骤1中,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以外还有                  

主要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溶解、转移、         、定容、摇匀。

(3)步骤2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                              

(4)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步骤2中,若加入的KMnO4的溶液的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        。(选填“偏低”、“偏高”、“不变”)

(6)某同学将8.74 g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所得固体的质量为5.42g,同时得到密度为1.647 g/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气体(是物质的量之比为4:5的混合气体)。研究固体产物得知,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bcae     (2)250ml容量瓶  洗涤       (3)还原Fe3+为Fe2+ (4)MnO4—+5Fe2++8H+=Mn2++ 5Fe3++4H2O   (5)偏高   (6)2K3[Fe(C2O4)33K2CO3+Fe+FeO+4CO+5CO2↑ 【解析】 试题分析:(1)FeSO4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大,而且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所以要从溶液中得到绿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选项为b. c. a .e. (2) 配制成250ml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要用250ml容量瓶,主要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3)Fe2+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为防止Fe3+的生成,在步骤2中,加入锌粉。(4) KMnO4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4—+5Fe2++8H+=Mn2++ 5Fe3++4H2O。(5)步骤2中,若加入的KMnO4的溶液的量不够,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中的草酸根离子偏少,则Fe2+的含量就偏高。即测得的铁含量偏高。(6) 根据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的质量8.74 g可计算其物质的量n(K3[Fe(C2O4)3])= 8.74 g÷437g/mol=0.02mol,n(K2CO3)= (0.02mol×3) ÷2=0.03mol.m(K2CO3)= 0.03mol×138g/mol=4.14g.n(Fe)= n(K3[Fe(C2O4)3])=0.02mol。由于在所得固体中无Fe3+。所以Fe只能以Fe单质及FeO的形式存在,假设Fe 、Fe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N。则n(Fe)+n(FeO)=0.02;56M+72N=5.42­4.14.解得M= 0.01,N=0.01。m(气体)= 8.74 g-5.42g=3.32g,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647 g/L×22.4L/mol=36.89g/mol.n(气体)= 3.32g ÷36.89g/mol=0.09mol.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可知:气体只可能是CO、CO2的混合物。假设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28X+44Y)÷(X+Y)=36.89,解得X:Y=4:5。所以n(CO)=0.04mol;n(CO2)=0.05mol.故 n(K3[Fe(C2O4)3]) : n(K2CO3): n(Fe): n(FeO): n(CO): n(CO2)=0.02:0.03:0.01:0.01:0.04:0.05=2:3:1:1:4: 5.所以Fe(C2O4)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K3[Fe(C2O4)3] 3K2CO3+Fe+FeO+4CO+5CO2↑ 考点:考查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步骤准确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的步骤及滴定法测物质组成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b mol氢气,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物质的量为 (     )

A.满分5 manfen5.com(a+b) mol      B.(a-b) mol      C.满分5 manfen5.com(a-b)mol      D.(a+b) mol

 

查看答案

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2molB和1molA、1molB。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A(g)+B(g)满分5 manfen5.comxC(g)  △H<0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平衡常数K(甲)<K(乙)

B.将乙容器升温可使甲、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相同

C.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2molB,则平衡时甲容器中0.78 mol/L<c(A)<1.56 mol/ L

D.x不可能等于2

 

查看答案

已知:pAg=-lg{c(Ag+)},KspAgCl=1×10-12如图是向10mL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0.1 mol/L的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单位mL)变化的图象(实线)。根据图象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提示:KspAgCl>KspAgI)

A.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图中x点的坐标为(100,6 )

C.图中x点表示溶液中Ag+ 与Cl- 浓度相同

D.把0.1 mol·L-1的NaCl换成0.1 mol·L-1NaI则图象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研究小组采用电解法处理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H2S废气的工艺流程。该方法对H2S的吸收率达99%以上,并可制取H2和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吸收H2S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

B.电解过程中的阳极反应主要为:2Cl—2e→Cl2

C.该工艺流程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D.实验室可用点燃充分燃烧的方法消除H2S污染

 

查看答案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A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 溶液的pH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非金属性:S>C

B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C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发生了水解

D             向等浓度的KBr、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      Ksp(AgBr)>Ksp(AgI)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