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二氯化二硫(S2Cl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为在实验室合成S2Cl2,某化学...

二氯化二硫(S2Cl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为在实验室合成S2Cl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①将干燥的氯气在110℃~140℃与硫反应,即可得S2Cl2粗品。

②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化学性质

S

112.8

444.6

S2Cl2

-77

137

文本框: △遇水生成HCl、SO2、S;300℃以上完全分解;

S2Cl2+Cl2   2SCl2

 

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上图中气体发生和尾气处理装置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利用改进后的正确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中的试剂是                 

(4)仪器B的名称是                。F的作用是                          

(5)如果在加热E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6)S2Cl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填写两种)                                ,为了提高S2Cl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                         

 

(1)用导管将A的上口和B相连(或将A换成恒压滴液漏斗)在G和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2)MnO2+4H++2Cl—Mn2++Cl2↑+2H2O            2S+Cl2S2Cl2 (3)饱和食盐水(或水) (4)蒸馏烧瓶   导气、冷凝 (5)产率降低 (6)SCl2、Cl2、S(任写其中两种即可)    控制浓盐酸的滴速不要过快 【解析】 试题分析:(1)①G收集产品,H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蒸气易挥发,进入G中,易使S2Cl2水解.在G和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②若B中气压过大,A中浓盐酸不容易滴下,A与B之间应接一根导管,使A与B内气压相平衡,浓盐酸在重力作用下顺利滴入烧瓶.故答案为:在G和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2)用固液加热的方法制Cl2,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Mn2++Cl2↑+2H2O. 2S+Cl2S2Cl2 (3)氯气中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吸收,用浓硫酸干燥,先除氯化氢,后干燥.故C中试剂饱和食盐水(或水). (4)仪器B为蒸馏烧瓶,F导管较长有两个作用:导出产品和冷凝产品.导气、冷凝. (5)产品热稳定性差,温度过高,产品部分生成了二氯化硫,产率偏低.故答案为:产率降低(或S2Cl2分解)。 (6)由信息可知,可能因温度、水蒸气因素引入HCl,S,SO2,SCl2杂质.若滴加盐酸过快,部分水蒸气没有被硫酸吸收,导入E管中.故应控制浓盐酸的滴速不要过快. 考点:考查实验原理、及学生对装置的理解、评价等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A、B、C、D、E是中学常见的几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单质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溶液显碱性,则试剂1是             ____溶液(写化学式);若C溶液显酸性,则显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稀硫酸。

①检验物质D的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                                                     

②写出D→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某高效净水剂是由Y(OH)SO4聚合得到的。工业上以E、稀硫酸和亚硝酸钠(NaNO2)为原料来制备Y(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

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中。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②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③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按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①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                                                 

③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治炼金属锰。

①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后的H2O2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

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均为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K一定存在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Cl一定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查看答案

在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   △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  △H=-317kJ/mol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2X(g)+Y(g)满分5 manfen5.com Z(g),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满分5 manfen5.com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