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课外小组分别用下图所示装置对原电池和电解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请回答: I.用图...

某课外小组分别用下图所示装置对原电池和电解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I.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

(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不能替代Cu做电极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铝     B.石墨     C.银    D.铂

(2)N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3)实验过程中,SO42-                   (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移动;滤纸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II.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实验过程中,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发现,高铁酸根(FeO42-)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4)电解过程中,X极区溶液的pH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5)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 - 6e- + 8OH- =FeO42- + 4H2O 和4OH- - 4e- = 2H2O + O2↑ , 若在X极收集到672 mL气体,在Y极收集到168 mL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则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            g。

(6)在碱性锌电池中,用高铁酸钾作为正极材料,电池反应为:2K2FeO4 + 3Zn =Fe2O3 +ZnO +2K2ZnO2

该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7)Ag2O2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2O2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 (2)2H++2e-=H2↑(或2H2O+2e-= H2↑+2OH-) (3)从右向左 滤纸上有红褐色沉淀(或红褐色斑点)产生。 (4)增大 (5)0.28 (6)2FeO42-+6e-+ H2O= Fe2O3+10OH- (7)Ag2O2+2Zn+4KOH+2H2O=2K2Zn(OH)4+2Ag. 【解析】 试题分析:(1)左边的装置是原电池,右边的是电解池。在该装置中:锌作负极,铜作正极。只要替代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都符合锌作负极的要求。选项为:A。(2)N是阴极,M是阳极。N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或2H2O+2e-= H2↑+2OH-)(3)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实验过程中,SO42-从右向左移动;铁是活性电极,在电解时阳极的铁失去电子产生Fe2+,然后发生反应:Fe2++2OH-=Fe(OH)2↓; 4Fe(OH)2+2H2O+O2=4Fe(OH)3.所以 滤纸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上有红褐色沉淀产生。(4)电解过程中,X极发生反应:2H++2e-=H2↑(或2H2O+2e-= H2↑+2OH-)使的附近溶液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所以该区溶液的pH增大。(5)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和阴极电子转移数相等。n(H2)=0.672L÷22.4L/mol=0.03mol.得到电子n(e-)=0.06mol. n(O2)=0.168÷22.4mol=0.0075mol失去电子n(e-)=0.0075mol×4=0.03mol.所以发生Fe - 6e- + 8OH- =FeO42- + 4H2O反应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3mol。由电极式可看出消耗56g铁失去电子6mol.现在失去电子0.03mol,所以消耗铁的质量为:56×(0.03÷6)g=0.28g.(6)由于在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可知:在碱性锌电池中,用高铁酸钾作为正极材料,电池反应为:2K2FeO4 + 3Zn =Fe2O3 +ZnO +2K2ZnO2该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FeO42-+6e-+ H2O= Fe2O3+10OH-(7)根据叙述可知该电池反应方程式:Ag2O2+2Zn+4KOH+2H2O=2K2Zn(OH)4+2Ag. 考点: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电极式、电子的转移、离子的移动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 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无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I和II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满分5 manfen5.com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填“I”或“II”)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I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II的气球体积较大

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方案

预测现象

预测依据

操作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Ca2+ + CO32- = CaCO3↓。

操作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无白色沉淀

NaH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反应。

 

实施实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已知A、B、C、D、E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A;B、D同主族,可形成DB2、DB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A、B两种元素能形成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M、N,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M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化合物N在同主族元素形成有具有相同结构的物质中,具有较高的沸点,其原因是        

(3)A、B、C、D中的三种或四种元素能形成多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的有      (写出所有化合物,用化学式表示,下同),呈酸性的有         (写出所有化合物)。

(4)元素B、E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        (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

在下列各变化中,E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常温下),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反应条件均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反应②中,每生成 2.24L 气体G(标准状况)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2)若反应①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单质A和化合物B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发生反应,且C、D是两种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元强碱,B是一种酸式盐,D是一 种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且B遇盐酸能生成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当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 4)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TiO2→TiCl4满分5 manfen5.comTi

①C(s) + O2(g) = CO2(g);                 △H = -393.5 kJ•mol-1

②2CO(g) + O2(g) = 2CO2(g);             △H = -566 kJ•mol-1

③TiO2(s) + 2Cl2(g) = TiCl4(s) + O2(g);     △H = +141 kJ•mol-1

则TiO2(s) + 2Cl2(g) + 2C(s)= TiCl4(s) + 2CO(g) 的△H =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连接电源的正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铜锌原电池中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 —2e -=Cl2

 

查看答案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B.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NH4+、Mg2+、SO42-、Cl-

C.c(OH-)/ 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D.由水电离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K+、NH4+、AlO2-、HCO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