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B.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可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l2,再气液分离

C.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蛋白质、葡萄糖、油脂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A 【解析】 试题分析:A、乙醇能溶于Na2CO3溶液,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有气体放出,乙酸乙酯不溶Na2CO3溶液,混合时液体分层,故可用Na2CO3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正确;B、取代产物中的C2H5Cl在常温下也是气体,再说不易控制用量,氯气过量则不易分离,错误;C、乙烯分子含量C=C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的CH2Br-CH2Br,而聚乙烯分子中碳碳键均为单键,不能与Br2反应,故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错误;D、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常见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分离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

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C.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羊毛、粘胶纤维均属于天然纤维

B.乙烯和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淀粉和纤维素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D.将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迅速插入乙醇溶液中,铜片恢复红色且质量减小

 

查看答案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能说明有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2)图2中导气管e的主要作用为                                             

(3)上述装置中图2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如将其更换为酸性KMnO4溶液,同样可以达到目的,试写出酸性KMnO4溶液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对比两套实验装置,不难发现图2装置除了能更好的吸收有毒气体SO2防止其污染环境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你认为是                                

(5)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待冷却后用胶头滴管吸取A试管中的溶液滴入到适量水中作为试样,试样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成分有以下三种可能:

Ⅰ:只含有Fe3+;   Ⅱ:只含有Fe2+;             Ⅲ:既有Fe3+又有Fe2+

为确认溶液的成分,选用如下试剂:

A.稀HCl溶液      B.稀硫酸      C.KSCN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E.NaOH溶液       F.H2O2溶液

试完成下列相关的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取一支洁净的试管,滴加1-2mL的试样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

(1)                         ,则说明Ⅱ成立。

(2)                         ,则说明溶液中存在Fe3+,则Ⅰ或Ⅲ成立。

2、                    

                        

 

                                              

                                            

 

 

查看答案

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是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Y与等物的量的SO2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未见其褪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说明)。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

液为某浓酸,则反应所得的氧化产物的化学式为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而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 A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则A与B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② 若含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此时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a代数式表示);为保证A与B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的溶液中同时含有上述两种金属阳离子,则此时B与A的质量比应满足的取值范围是             

 

查看答案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Ⅰ、Ⅲ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分别是                     (填化学式)。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A的化学式是              ,装置Ⅲ中A在            极区产生。

(4)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

5NaClO2 + 4HCl = 5NaCl + 4ClO2↑ + 2H2O。

①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② 研究表明: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其原因是                                      

(5)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相同,从电子守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