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

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① NaBr+H2SO4 = HBr+NaHSO4;②R-OH+HBr满分5 manfen5.comR-Br+H2O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溴乙烷

正丁醇

1-溴丁烷

密度/g·cm-3

0.7893

1.4604

0.8098

1.2758

沸点/℃

78.5

38.4

117.2

10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代烃的水溶性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                           。

(2)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         (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3)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目的是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4)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5)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                           ;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                                

 

27.(14分)(1)小于(1分);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3分)     (2)下层 (2分)    (3)abc (2分)    (4)c (2分) (5)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或反应②向右移动)(2分)         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醇能和水形成氢键而易溶于水,溴代烃和水不反应也不能和水形成氢键,所以溴代烃的水溶性小于相应的醇; (2)1-溴丁烷和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所以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且产物1-溴丁烷在下层; (3)浓硫酸和1-丁醇反应制备1-溴丁烷的反应中易发生副反应: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醚,所以稀释稀释后类似反应发生较难,可以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故a正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稀释浓硫酸后能减少Br2的生成,故b正确;反应需要让溴化氢和1-丁醇反应,若使用浓硫酸,浓硫酸被稀释放热温度升高,使溴化氢大量挥发,因此用稀释后的硫酸可以减少HBr的挥发,故c正确; 水是产物不是反应的催化剂,故d错误;故选abc。 (4)卤素单质易溶于有机物,所以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若用NaI,碘离子可以被溴氧化,但生成的碘单质会又溶解在溴代烷中而引入杂质,故a错误;溴单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但是溴代烷在NaOH溶液中容易水解而损失,故b错误;溴单质和NaHSO3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除去溴单质,故c正确;KCl不能除去溴单质,故d错误;故选c。 (5)根据题给信息知,乙醇和溴乙烷的沸点相差较大,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可以使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可以制得更多的溴乙烷;而1-溴丁烷和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容易一同蒸出,所以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机实验的方案设计和探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Z和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具有磁性。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和UW2两种气体。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V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         ,XW的电子式为   

(2)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3)元素U、V、W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        (写化学式);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       (写化学式);用一个离子方程式加以说明                                

(4)YW2气体通入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VW,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此可知VW和YW2还原性较强的是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

B.HS-和HCl均是含有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

C.CH2Cl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

D.1 mol 满分5 manfen5.comD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

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图示: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分子式为C16H18O9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1 mol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mol NaOH

D.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 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 mL        B.45 mL         C.  30 mL        D.  15 mL

 

查看答案

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高至65℃以上,溶液变澄清。                C6H5ONa溶液

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Na2SiO3溶液

C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a(ClO)2溶液

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溶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