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题 (1)烧碱在保存过程会部分变质(杂质主要为Na2CO3)。 准确称取5....

实验题

(1)烧碱在保存过程会部分变质(杂质主要为Na2CO3)。

准确称取5.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10.00mL于锥形瓶中,分别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已知:酚酞变色时,此时只有NaOH与HCl反应,Na2CO3还没有与HCl反应)用浓度为0.2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V(烧碱溶液)/mL

V(盐酸)/mL

初始读数

末尾读数

1

10.00

0.50

21.52

2

10.00

1.00

21.98

3

10.00

0.20

24.80

 

试回答:

①滴定时右手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_%。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___。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有少量待测溶液溅出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仰视读数

(2)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类似。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浓度。已知:2KMnO4+5H2O2+6H2SO4===2MnSO4+8H2O+5O2↑,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移取过氧化氢溶液25.00 mL至锥形瓶中,作被测试样。

②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中,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用酸式滴定管原因为        。③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不断振荡锥形瓶(2分);溶液的颜色刚好由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即为滴定终点(2分);84(2分);BD(2分) (2)酸式(1分);高锰酸钾溶液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2分);mol/L(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滴定时要保证酸碱充分混合反应,因此滴定时右手的正确操作是不断振荡锥形瓶。 ②由于盐酸不能使酚酞显色,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酚酞显红色,因此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的颜色刚好由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即为滴定终点;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三次实验中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是21.52ml-0.50ml=21.02ml、21.98ml-1.00ml=20.98ml、24.80ml-0.20ml=24.60ml。显然第三次实验中盐酸的体积误差太大,应该舍去,实验实际消耗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是=21.00ml。所以根据NaOH+HCl=NaCl+H2O可知,10ml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20mol/L×0.0210L=0.0042mol。因此5.0g样品中含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0042mol=0.105mol,其质量=0.105mol×40g/mol=4.2g,所以氢氧化钠的纯度=×100%=84%。 ③根据可知,由于C标、V测均为定植,所以C测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即V标:偏大或偏小,则C测偏大或偏小,据此可以判断。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属于正确的操作,氢氧化钠的含量不变;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相当于盐酸的浓度被稀释,则消耗盐酸的体积增加,测定结果偏高;C、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有少量待测溶液溅出,则消耗盐酸的体积减少,测定结果偏低;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仰视读数,则读数值偏大,因此需要盐酸的体积增加,测定结果偏高,答案选BD。 (2)①过氧化氢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②高锰酸钾溶液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所以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③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0.001cVmol,则根据2KMnO4+5H2O2+6H2SO4===2MnSO4+8H2O+5O2↑可知,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0.001cVmol×=0.0025mol,所以过氧化氢的浓度=0.0025mol÷0.025L=0.1cVmol/L。 考点:考查酸碱中和反应滴定实验的有关判断和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常温下,将NH3·H2O与盐酸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

NH3·H2O

HCl

混合溶液的pH值

c(NH3·H2O)=0.1mol·L-1

c(HCl)=0.1mol·L-1

pH=a

NH3·H2O的pH=12

HCl的pH=2

pH=b

c(NH3·H2O)=A mol·L-1

c(HCl)=0.1mol·L-1

pH=c

 

针对甲、乙、丙三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组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组b     7(填“>”、“<”或“=”)

③丙组溶液混合后c=7,A   0.1mol·L-1(填“>”、“<”或“=”)

④甲中a=6,混合溶液中c(Cl)-c(NH4)= ____________mol·L-1 (列式表示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2)常温下,在20.0mL 0.20mol/LCH3COONa溶液中滴加0.20mol/L的稀盐酸。溶液的PH 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①a >7.0的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当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为20.0mL时,测定溶液中的c(H+)为1.3×10-3 ­mol/L,求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                  (设混合后的体积为二者的体积之和,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制取尿素 [CO(NH2)2]的反应:2NH3(g)+CO2(g) 满分5 manfen5.comCO(NH2)2(s)+H2O(g)

某温度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数据如下:

物质的量mol

0min

2 min

3 min

4 min

NH3

2.0

1.4

n1

n1

CO2

1.0

0.7

n2

n2

H2O

0

0.3

n3[

n3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0~2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                    ,若起始时与平衡时的气体总压强之比为15/11,n1               mol。

(2)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3)下列各项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            

A.消耗NH3的物质的量与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c(NH3):c(CO2):c(H2O)=2∶1∶1

C.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D.容器压强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

(1)已知:C3H8(g)+5O2(g) ===3CO2(g)+4H2O(1)  △H=-2220.0kJ/mol

H2O(1) ===H2O(g);△H=+44.0kJ/mol

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E为一张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润湿的滤纸,C、D为夹在滤纸两端的铂夹,X、Y分别为直流电源的两极。在A、B中充满AgNO3溶液后倒立于盛有AgNO3溶液的水槽中,再分别插入铂电极。切断电源开关S1,闭合开关S2,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B电极质量增重,A极产生无色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写出D电极反应式:           

②写出水槽中电解AgNO3溶液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阴极增重2.16 g,则阳极上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   _L。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已知在t1、t2温度下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t1<t2

B.一定温度下,改变水溶液中c(H)或 c(OH)的浓度,Kw不会发生变化

C.t2温度pH值为2的H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

D.将t1温度下0.1 mol·L-1的盐酸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相应减小

 

查看答案

常温下,0.1 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满分5 manfen5.com=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一元酸溶液的pH=1

B.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H)=1.0×1011 mol·L1

C.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22

D.在0.1 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水的电离被促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