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诗句、谚语或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
2013年底,上海青浦发生一家三口误食亚硝酸盐造成两男孩身亡的惨剧。常见的亚硝酸盐主要是亚硝酸钠(NaNO2),它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晶体,虽然形状很像食盐,而且有咸味,但有毒。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
亚硝酸钠(NaNO2) |
氯化钠(NaCl) |
水溶性 |
易溶,溶液呈弱碱性 |
易溶,溶液呈中性 |
熔点 |
271℃ |
801℃ |
沸点 |
320℃会分解 |
1413℃ |
跟稀盐酸作用 |
有红棕色的NO2气体放出 |
无反应 |
完成下列填空:
(1)氮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氮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了___个轨道。亚硝酸钠中各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亚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硝酸盐中毒是因为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即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后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性比亚硝酸盐弱
B.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
C.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还原反应
D.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3)NaNO2有毒,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的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方法之一:在酸性条件下, NaNO2与KI的物质的量为1:1时恰好完全反应,且I-被氧化为I2,此时产物中含氮的物质(A)为________(填化学式)。若利用上述方法制A,现有两种操作步骤:①先将废水酸化后再加KI;②先将KI酸化后再加入废水。哪种方法较好?____(填序号。假设废水中其它物质不反应)
(4)如要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固体,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观察并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B.测定它们各自的熔点
C.在它们的水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D.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试液
将质量为w1g的钠、铝混合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1L.向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amol/L的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逐渐溶解,当沉淀恰好消失时所加HCl溶液体积为V2L.将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w2g.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n(Na)+3n(Al)=2V1/22.4 B.aV2=V1/22.4
C.35.5aV2=w2-w1 D.35.5aV2>(w2-w1)
醇中的氧被硫替换称为硫醇。硫醇一般有较强的臭味。如:人的口臭是由于分泌出带臭味的甲硫醇(CH3SH),液化气中添加的报警剂是极臭的乙硫醇(C2H5SH),警察驱散抗议者的臭鼬弹主要成分是丁硫醇(C4H9SH)。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在水溶液中,乙硫醇比乙醇更难电离出H+离子
B.乙硫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和水
C.甲硫醇、乙硫醇与丁硫醇互为同系物
D.沸点不同的丁硫醇有四种
R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1/2,它可能形成的常见含氧酸根离子有:
①R2O42-、②RO42-、③R2O32-、④RO32-。下列判断正确是
A.若它能形成①时,则不可能形成②,③
B.若它能形成②时,则还可以形成③,④
C.若它能形成①时,则不可能形成④
D.若它能形成②时,则可以形成①
铁棒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铁棒附近产生OH- B.铁棒质量减少
C.石墨棒上放出氢气 D.石墨棒上放出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