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为了降低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的影响,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

为了降低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的影响,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满分5 manfen5.com

1)第Cu与混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

2)第步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使用H2O2的优点是_________;调溶液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第步由滤液2得到CuSO4·5H2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 ,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满分5 manfen5.com

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____方案更合理。

5)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 mol·L-1 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b mL。滴定反应如下:Cu2+ + H2Y2→ CuY2 + 2H+。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ω__________________

 

(1)Cu + 4H+ + 2NO3- =Cu2+ + 2NO2↑+ 2H2O或 3Cu + 8H+ + 2 NO3-=3Cu2+ + 2NO↑+ 4H2O(2分);Au、Pt(1分) (2)将Fe2+氧化为Fe3+ (1分)  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1分); 使Fe3+、Al3+沉淀除去(2分) (3)加热滤液2,经过蒸发、冷却、 结晶、过滤 ,最终制得硫酸铜晶体(2分) (4)甲   ,所得产品中含有较多Fe2(SO4)3杂质;   乙 (各1分,共3分) (5) × 100%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Cu与混酸反应的实质是与H+、NO3-反应,随反应进行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u + 4H+ + 2NO3- =Cu2+ + 2NO2↑+ 2H2O,3Cu + 8H+ + 2 NO3-=3Cu2+ + 2NO↑+ 4H2O,Au、Pt不与混酸反应,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Au、Pt; (2)加过氧化氢的目的是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方便除去;而且加入过氧化氢不会引入新的杂质且无污染;调节溶液的pH目的是使Fe3+、Al3+沉淀除去 (3)由滤液2得到CuSO4·5H2O的方法是把滤液蒸发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得硫酸铜晶体 (4)甲方案不可行,因为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Al(OH)3沉淀,加入硫酸沉淀全部溶解使制得的产品中含有较多Fe2(SO4)3杂质;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分析,乙方案更合理,不仅能除去硫酸铁,同时增加了硫酸铝的量,原子利用率较高 (5)由滴定反应方程式得100ml溶液中n(Cu2+)=b×10-3×a×5mol,所以CuSO4·5H2O质量分数= b×10-3×a×5×250/a×100% 考点:考查中学常见金属元素所涉及的制备、除杂、实验、计算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拟于十二五期间将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减少8%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减少10%。目前,消除大气污染有多种方法。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CH4(g)+4NO2(g) =4NO(g) + CO2(g) +2H2O(g)    H= -574 kJ·mol1

CH4(g) +4NO(g) =2N2(g) + CO2(g) + 2H2O(g)    H= -1160 kJ·mol1

H2O(g) = H2O(l)     H= -44.0 kJ·mol1

写出CH4(g)NO2(g)反应生成N2 (g)CO2 (g)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          

2利用Fe2+Fe3+的催化作用常温下可将SO2化为SO42-从而实现对SO2的治理。已知含SO2的废气通入含Fe2+Fe3+的溶液时,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 + O2+ 4H+ = 4Fe3+ + 2H2O,则另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

N2

CO2

0

1.00

0

0

10

0.58

0.21

0.21

20

0.40

0.30

0.30

30

0.40

0.30

0.30

40

0.32

0.34

0.17

50

0.32

0.34

0.17

 

3)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满分5 manfen5.comN2 (g)+CO2 (g) 。某研究小组向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10min~20minv(CO2)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两位小数)。

一定温度下,随着NO的起始浓度增大,则NO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不变减小) 。

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2v(NO) = v(N2)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0min末改变某一条件,过一段时间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请在图中画出30min40min 的变化曲线。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阳极区pH增大

C.图中的b>a

D.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2SO4H2

 

查看答案

常温下,pH11的氨水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体积为两溶液体积之和),恰好完全中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氨水的浓度等于盐酸的浓度

B.原氨水中有1%的含氮微粒为NH4

C.氨水中水电离出的c(H)盐酸中水电离出的c(H)100

D混合溶液中c(NH4)+c(NH3·H2O)+c(NH3)=5×104mol·L-1

 

查看答案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

B.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CH3COOC2H5混合液

C.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D.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查看答案

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

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的氯化物熔点低

C.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IIB

D分别与均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