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熔点:-45...

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熔点:-45 °C,沸点:180.8它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原料。在实验室,它可以由乙酸乙酯在乙醇钠的催化作用下缩合而制得,反应式为:2CH3COOC2H5 满分5 manfen5.comCH3COCH2COOC2H5C2H5OH反应中催化剂乙醇钠是由金属钠和残留在乙酸乙酯中的微量乙醇作用生成的,而一旦反应开始,生成的乙醇又会继续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乙酰乙酸乙酯制备的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阅读下面关于乙酰乙酸乙酯制备的实验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1将适量干净的金属钠放入烧瓶中,为了得到小米状的钠珠,需将钠熔化,为了防止钠的氧化,熔化时需在钠上覆盖一层有机液体,下表是钠和一些常用有机液体的物理性质:

 

甲苯

对二甲苯

四氯化碳

密度(g/cm3

0.97

0.88

0.87

0.86

1.60

熔点(

97.8

5.5

-95

13.3

-22.8

沸点(

881.4

80

111

138. 4

76.8

 

最好选用        来熔化钠。是否能用四氯化碳?   (填)理由是           

2将烧瓶中的有机液体小心倾出,迅速加入适量乙酸乙酯,装上带有一根长玻璃导管的单孔胶塞,并在导管上端接一个干燥管。缓缓加热,保持瓶中混合液微沸状态。在实验中,使用烧瓶必须干燥,原料乙酸乙酯必须无水,原因是               。烧瓶配上长导管的作用是                  ,导管上端接一干燥管的目的是                       

3)步骤为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其目的是                ,写出步骤实验操作的主要仪器         (填最主要一种)。

粗产品(含乙酸乙酯和少量水及乙酸等)经过几步操作,最后成为纯品。

满分5 manfen5.com

4)向分离出的乙酰乙酸乙酯粗产品中加无水硫酸钠固体的作用是           

5)精馏乙酰乙酸乙酯时需要减压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冷凝管的进出水方向应      口进,      口出。毛细管的作用是        

满分5 manfen5.com

 

 

(1)对二甲苯 (1分)否(1分) 四氯化碳的沸点比钠的熔点低。(2分)(说明:填“钠浮在四氯化碳上面易被空气氧化”只能得1分) (2)有水则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使乙酸乙酯水解 ,(2分) 导气及冷凝回流, (1分)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烧瓶 。(1分) (3)使乙酰乙酸乙酯分层析出(分层);(1分)(注:NaCl作用有增加溶液密度,降低酯溶解度等作用,使酯更易分层析出)分液漏斗 。(1分) (4)干燥水分 。(1分) (5)b ,a 。(1分,说明:两空共1分,均正确才给分)平衡压强、提供汽化中心、防暴沸。(2分,说明:任意答出一点即给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为了防止钠的氧化,熔化时需在钠上覆盖一层有机液体,则有机物的密度应比Na的小,并且沸点比Na的熔点高才符合,由于苯的沸点和钠的熔点相差较小,应用对二甲苯;故答案为:对二甲苯;否;四氯化碳的沸点比钠的熔点低; (2)因钠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使乙酸乙酯水解,则原料乙酸乙酯必须无水,烧瓶配上长导管可起到与空气充分热交换的作用,使蒸汽充分冷凝,实验必须在无水的环境中进行,可在导管上端接一干燥管,故答案为:有水则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使乙酸乙酯水解;导气及冷凝回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烧瓶; (3)乙酰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使生成的有机物分层,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故答案为:使乙酰乙酸乙酯分层析出(分层);分液漏斗; (4)无水硫酸钠固体具有吸水的作用,故答案为:干燥水分; (5)蒸馏时,应从冷凝管的下口进水,上口出水,可使冷水充满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毛细管的起到平衡压强、提供汽化中心、防暴沸的作用,故答案为:b,a;平衡压强、提供汽化中心、防暴沸; 考点:考查乙酸乙酯制备的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I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所以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1)将不同量的COg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满分5 manfen5.comCO2g)+H2g),得到如下二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H2O

H2

CO

1

650

4

2

16

24

6

2

900

2

1

04

16

3

 

实验1中以v 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该反应为      (填)热反应,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l)+ 3O2(g)= 2CO2(g)+ 4H2O(g)  ΔH = -1275.6 kJmol

2CO (g)+ O2(g)= 2CO2(g)                   ΔH = -566.0 kJmol

H2O(g)= H2O(l)                           ΔH = -44.0 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II(1)海水中锂元素储量非常丰富,从海水中提取锂的研究极具潜力。锂是制造化学电源的重要原料。如LiFePO4电池某电极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该电池的电解质为能传导Li+的固体材料。放电时该电极是电池的     极(填),该电极反应式为         

(2)用此电池电解含有0.1 mol/L CuSO40.1 mol/L NaCl的混合溶液100 mL,假如电路中转移了0.02 mole,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将电解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1L,此时溶液的pH           

 

查看答案

某已知AB均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CJX是同周期的元素的简单氢化物,X为无色液体,CJ为气体,D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反应生成的水均已略去。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化学式:A         ,E            ,L          

2)在反应①②③④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3)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反应                                        

G溶液与M溶液的反应                                             

 

查看答案

常温下,向20mL 0.2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I代表H2AII代表HA-III代表A2-),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  === H+  +  HA  ;  HA-       满分5 manfen5.com H+  +  A2

B.当V(NaOH)=20mL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HA-)c(H+)c(A2-)c(OH-)

C.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D. 当V(NaOH)=30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H++ c(HA-+ 2c(H2A c(A2-+ 2 c(OH-)

 

查看答案

头孢克洛是人工合成的第二代口服头孢菌抗生素,主要用于上、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皮肤、尿道感染等症状,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头孢克洛的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其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15H16ClN3O6S

B.该物质具有两性

Clmol该化合物与NaOH溶液作用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最多为6 mol

D.该物质的分子结构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查看答案

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及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ClOH2OSO2===ClSO42-2H              错误,碱性介质中不可能生成H

B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正确

C              NH4Al(SO4)2溶液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NH4+OH===NH3·H2O              错误,OH首先和Al3反应生成Al(OH)3沉淀

D              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Mg22H2O满分5 manfen5.com2MgO24H              正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