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保险粉,可用作定影剂,也可用于纸浆漂白、脱氯剂等...

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保险粉,可用作定影剂,也可用于纸浆漂白、脱氯剂等。

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为Na2S2O·5H2O。实验室制备保险粉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涉及的总化学方程式如下: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检查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反应前仪器a中加入的药品为         ,仪器c中加入的药品为           

3)仪器b的名称是          

4)在制备过程中,持续通人气体时,观察到B装置中先有大量浅黄色沉淀析出,反应一段时间,沉淀逐渐减少;待浅黄色沉淀消失时反应完成,停止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反应完成后,为了从混合溶液中获取产品,操作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操作             

6)为了测产品的纯度,称取8.000 g粗产品,配制成250 mL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500 mL于锥形瓶中,再用0.05000 mol·Ll的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2S2O32-+I2=S4O62-+2I-),

平行3次实验,平均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为30.00mL

测得产品的纯度为         

关于上述实验的有关操作,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填编号)

A.用碱式滴定管盛装碘标准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移液管的尖嘴和锥形瓶内壁要接触

C.如果滴定终点没有控制好,碘标准溶液滴加过量,则必须重新进行滴定

D.滴定过程中若剧烈摇动锥形瓶(溶液不外溅),则所测得的纯度将会偏高

 

(1)关闭蒸馏烧瓶右端活塞,往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水开始下滴,一段时间后,如果水不再下滴,表明气密性良好。反之则气密性不好。 (2)Na2SO3固体 NaOH溶液(或KMnO4溶液等) (3)三颈烧瓶 (4)S2O32-+SO2+H2O=S↓+2HSO32-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①93.00% ②B 【解析】 试题分析:(1)检查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蒸馏烧瓶右端活塞,往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水开始下滴,一段时间后,如果水不再下滴,表明气密性良好。反之则气密性不好。(2)装置A是制取SO2的,反应前仪器a中加入的药品为Na2SO3固体,在分液漏斗内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分数反应为:Na2SO3+H2SO4= Na2SO4+SO2↑+H2O;在装置B中加入Na2S。发生反应2Na2S+3SO2=2Na2SO3+3S ;Na2SO3+S=Na2S2O3。由于SO2或H2S都是大气污染物,所以未完全转化为Na2S2O3的SO2或H2S在装置C中被吸收。SO2或H2S都是酸性气体,同时也有还原性,所以仪器c中加入的药品为NaOH溶液(或KMnO4溶液等) 。(3)仪器b的名称是三颈烧瓶。(4)根据题意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SO2+H2O=S↓+2HSO32-。(5)操作②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晶体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6) ①由方程式2S2O32-+I2=S4O62-+2I-。可得n(Na2S2O3)=2n(I2)= 2×(0.05000 mol/L×0.03L)×(250 mL÷25.00 mL)=0.03mol.所以测得产品的纯度为(0.03mol×248g/mol)÷8.000g×100%=93.00%. ②A.碘单质有强的氧化性,容易腐蚀橡胶管,所以用酸式滴定管盛装碘标准溶液。错误。B.用移液管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时,悬于移液管的尖嘴的液体是在量取体积范围内的,所以要和锥形瓶内壁要接触,使其滴入锥形瓶中。正确。C.测定样品的纯度就是以碘标准溶液为标准的,如果滴定终点没有控制好,碘标准溶液滴加过量,则可通过反滴加待测溶液。根据反应时二者的体积关系进行纯度的计算没有必须重新进行滴定。错误。D.滴定过程中若剧烈摇动锥形瓶,只要溶液不外溅,则二者就可以充分进行反应。所以对所测得的纯度无影响。错误。选项为B。 考点: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实验方案的设计、滴定法测定物质的纯度及实验误差分析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满分5 manfen5.com2CO2(g)+N2(g)

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的KP=-                

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           0。(选填“>”“<”

在某一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CO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正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t2 --tl=t3t2)。

满分5 manfen5.com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编号)

A.反应在c点未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速率a点小于b

C.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

DNO的转化率:tlt2>t2t3

2)煤的综合利用、使用清洁能源等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合成氨工业原料气的来源之一水煤气法,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有下列反应: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①△H3H1H2的关系为H3=            

在恒温条件下,将l mol CO1 mol 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容器,达到平衡时有50%CO转化为CO2。在tl时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 mol H2Og),请在图中画出tl时刻后H2的体积分数变化趋势曲线。

满分5 manfen5.com

甲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某化工厂用水煤气为原料合成甲醇,恒温条件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 满分5 manfen5.comCH3OH(g)到达平衡时,测得COH2CH3OH分别为1 mol1 mol1 mol,容器的体积为3L,现往容器中继续通人3 mol CO,此时v(正)          v(逆)(选填‘‘>”“<’’“=”),判断的理由       

 

查看答案

某化合物M(式量为80)俗称黑肥宝,它由原子序数不大于20XYZ三种元素组成,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关系为Z=X+2YXY是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M微溶于水,在常温下与水作用发生缓慢水解,最终产物为一种白色沉淀A与气体B,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在高温条件下可分解产生一种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注:以下回答若涉及到具体物质均用相应的化学式或元素符号表示)

1)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          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在高温下分【解析】
                  M与水反应生成AB                         

3Z的氢化物可作为一种储氢材料,写出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储氢材料的研究很广泛。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储氢材料的是            。(填编号)

ACa(OH)2      BMgH2     CO2      DLaNi5

  5)物质B有如下转化关系:满分5 manfen5.com(强酸),将CD的混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种盐,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其中的阴离子          

 

查看答案

某废水中可能存在的离子如下:Na+Ag+Ba2+Al3+AlO2CO32S2SO32SO42

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可推出,气体A一定是纯净物,淡黄色沉淀一定是AgBr

B.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可推出,气体BCO2,沉淀BAl(OH)3,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3+

C.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可推出,气体CNH3,沉淀C一定有BaCO3,可能有BaSO4

D.原溶液中肯定含有Na+AlO2S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SO32SO42

 

查看答案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I表示向1L浓度均为01 mol/LBa(OH)2NaAlO2混合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H2SO4溶液,产生沉淀量的变化

B.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 <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C.图表示向20 m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HCl溶液,溶液pH的变化,c点溶液中:cHCO3+2cCO32+cC1>cNa+

D.用0.1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酸,由图曲线可确定HX的酸性最强

 

查看答案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有机废水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电池工作时H+M极区移向N极区

BN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6H12 O6 +6H2O24e=6CO2↑+24 H+

D.当N极消耗56 L(标况下)气体时,则有2 NAH+通过离子交换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