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体系中存在如下反应:
① ②
(1)反应①中H2S作_______剂,反应②属于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若在反应①中失去0.2 mol电子,则反应②中可生成_______g碘。
(3)写出并配平碘酸钾与硫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4)由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
a.氧化性:K2SO4>KIO3 b.酸性:HIO3>H2SO4
c.还原性:H2S>I2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近年来,太湖蓝藻爆发,造成无锡市水质的严重恶化。这些事件再次敲响了我国水危机的警钟。在太湖流域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K+、OH-、Cl-、、。为了进一步确认,取样进行实验检测:
①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②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③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试纸显深蓝色。
(1)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2)如何通过实验进一步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1 mol·L-1的图中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7∶2时, 2Al3++7OH-=Al(OH)3↓+
B.Cl2与FeBr2溶液反应,当n(Cl2)∶n(FeBr2)=1∶1时,2Fe2++4Br-+3Cl2=2Fe3++2Br2+6Cl-
C.C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当
n[Ca(OH)2]∶n(NaHCO3)=1∶2时,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
向含有1 mol FeCl2的溶液中通入0.2 mol Cl2,再加入含0.1 mol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的Fe2+恰好全部氧化,并使还原为Xn+,则n的值为( )
A.2 B.3 C.4 D.5
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 mol FeS2发生反应时有10 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2只作还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