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将18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

18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剩余9.6 g金属;继续加入2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15 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第一次剩余9.6 g金属为铜和铁         D.再加入上述200 mL稀硝酸,还会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

 

A 【解析】 试题分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Fe2+;溶液中存在Fe2+、Cu2+。两次加入的酸相同,产生的NO的物质的量相同,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也相同。每一次反应产生NO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0.1mol,电子转移为0.1mol×3=0.3mol.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首先溶解的是金属Fe,根据反应方程式是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可知消耗的金属Fed的物质的量为3/2×0.1mol=0.15 mol.若剩余的金属都是Cu,则n(Cu)= 9.6 g÷64g/mol=0.15 mol;由于Cu是+2价金属,所以电子转移数目为0.15 mol×2=0.3mol。正好与题干吻合。因此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15 mol。每一次加入硝酸的物质的量为8/2×0.1mol=0.4mol.因此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0.2L=2mol/L.若再加入上述200 mL稀硝酸,会发生反应:NO3-+4H++3Fe2+= 3Fe3++NO↑+2H2O,n(Fe2+)=0.15 mol;反应需要消耗H+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 ×4/3=0.2mol;实际加入的n(H+)=0.4mol,多于需要量,因此放出的气体按照Fe2+来计算。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可还会产生NO的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因此正确选项为A。 考点:考查铜和铁的混合物与硝酸发生反应的情况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HClO的酸性比H2SO4

B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C

稀、浓硝酸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分别为NO和NO2

稀硝酸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D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

某锂电池的电池总反应为4Li+2SOCl2=4LiCl+S+S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电极作电池负极,放电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

B.1 mol SOCl2发生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 mol

C.电池的正极反应为2SOCl2+2e=4Cl+S+SO2

D.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B.非极性键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C.分子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它比化学键要弱得多

D.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不能导电

 

查看答案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MnO2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H2O+2e-→Mn2O3+2OH-

C.电池工作时,K+移向负极

D.电池工作时,电路中每通过0.1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6.5g

 

查看答案

mA(g)+nB(g) 满分5 manfen5.compC(g)+qQ(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A: vB: vC: vD = m:n:p:q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     

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