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为T时,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PCl5,发生PCl5(g) PCl3(g) + Cl2(g)反应。反应过程中c(Cl2)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0 ~50 s 的平均速率v(Cl2) =1.6×10-3mol/(L·s)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0.025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则该反应的ΔH <0
D.反应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 1 mol PCl5,该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0.1 mol/L<c(Cl2)<0.2 mol/L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aq)I3-(aq)的△H<0
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的c(I2)大
下列图像表达正确的是
A.等质量锌粉与足量盐酸反应
B.氢气与氧气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C.气态氢化物沸点
D.催化反应与非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
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40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B.8 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min)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x=1,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20 min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已知CO2(g)+3H2(g) CH3OH(l)+H2O(l) ΔH=-130.9 kJ·mol-1
(1)现将0.8 mol CO2和2.4 mol H2 充入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当容器内CO2气体体积分数恒定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若其他条件不变,实验测得平衡常数:K(T1)>K(T2),则T1<T2
D.现有该反应的X、Y两种催化剂,X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5×105倍、Y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8×106倍(其他条件相同),故在生产中应该选择X为催化剂更合适
(2)该反应进行到45 s时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68.75%。下图1中的曲线表示该反应在前25 s内的反应进程中CO2浓度变化。
①若反应延续至70 s。请在图1中用实线画出25 s至70 s的反应进程曲线。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实验对比法分析改变实验条件对该反应进程的影响,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并采集反应进程中CO2的浓度变化,在原有反应进程图像上绘制对应的曲线。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编号 | CO2起始 浓度/mol·L-1 | 反应温 度/℃ | 反应压 强/kPa | 是否加入 催化剂 |
A | 0.030 | 150 | 101 | 否 |
B | 0.040 | 150 | 101 | 否 |
C | 0.040 | 250 | 101 | 是 |
但是该小组负责绘制图线的学生未将曲线(虚线)绘制完整(见图2),也忘记了注明每条曲线所对应改变的条件,请把每个实验编号与图2中对应曲线的字母进行连线。
实验编号 图2中字母
A a
B b
C c
反应N2O4(g) 2NO2(g) ΔH=+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a、b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b
D.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