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用36.5%的浓盐酸(密度1.2 g·cm-3)配1 mol·L-1的稀盐酸 1...

用36.5%的浓盐酸(密度1.2 g·cm-3)配1 mol·L-1的稀盐酸 100 mL,配制过程需用到哪些仪器,且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100 mL量筒  10 mL量筒  50 mL 烧杯  托盘天平  1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玻璃棒

A.①③⑤⑥⑦  B.②③⑦⑤⑥  C.③⑤⑦⑥①  D.④③⑦⑤⑥

 

B 【解析】 试题分析:36.5%的浓盐酸(密度1.2 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000×36.5%×1.2/36.5=12mol/L,配1 mol·L-1的稀盐酸 100 mL需要12mol/L的浓盐酸的体积是0.1L×1mol/L/12/mol/L=0.0083L=8.3mL,所以选择10mL的量筒量取浓盐酸,然后在50mL的烧杯里溶解稀释,冷却后用玻璃棒移液入100mL容量瓶内,最后用胶头滴管定容,所以选择仪器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⑦⑤⑥ 考点:考查溶液配制的仪器的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的NaCl溶液中,Na+的数目为0.1NA

B.23 g 金属钠在常温的空气中充分氧化和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的数目均为NA

C.7.8g Na2O2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数目均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分子个数为NA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D.HClO是弱酸,但NaClO是强电解质

 

查看答案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e卷通组卷系统 www.zujuan.com

A.Na2O2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图所示

 

查看答案

(14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满分5 manfen5.com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干燥剂是_________(填序号)①浓硫酸②无水氯化钙  ③碱石灰;

(3)能证明氨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①C中______________、②D中有无色液体生成;

设计实验检验D中无色液的成分: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粉末,现象为_________。

(4)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到2.24L(STP)氮气,计算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4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用A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净的氯气,并证明氧化性:Cl2>Fe3+

则装置B中的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D中加的最佳试剂是(填序号)___________:

供选试剂:a.浓H2SO4  b.FeCl2溶液  c.KSCN与FeCl2的混合溶液 d.无水氯化钙

(3)在上图所示圆底烧瓶内加入碳,a中加入浓硫酸,开始实验,加热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后续装置同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1: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

实验2: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

证明SO2具氧化性和漂白性:B中为少量Na2S溶液、C中加品红溶液,D中应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填溶液名称),E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4)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不严谨之处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