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5分)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

(15)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满分5 manfen5.com

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___。

(2)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______;鉴别胶体和溶液所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是否能发生__________现象。

(3)下列3个反应,按要求填写相关量。

①2Na2O2 + 2H2O ==  4NaOH + O2↑反应中,每消耗1mol Na2O2生成_______g O2

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中,每消耗168g NaHCO3,标况下生成___L CO2

Cl2+H2O=HCl+HClO反应中,标况下每消耗22.4L Cl2,转移_____mol电子。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①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②物质Q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

 

(1)Na2CO3 、CO、Al2O3(每空1分,不写分子式不得分) (2)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丁达尔(每空1分) (3)16;22.4;1(每空均为2分) (4)分解 催化剂(每空均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组中的碳酸钠是盐,二÷而不是碱;第二组中的CO与碱不反应,表示酸性氧化物;第三组中的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 (2)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鉴别胶体和溶液所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是否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3)①2Na2O2 + 2H2O == 4NaOH + O2↑反应中,每消耗1mol Na2O2生成0.5mol因为,其氧气质量是0.5mol×32g/mol=16g; ②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中,每消耗168g NaHCO3,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是168g÷84g/mol=2mol,则生成1molCO2,因此标况下生成22.4L CO2; ③Cl2+H2O=HCl+HClO反应中,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部分从0价升高到+1价,部分降低到-1价,即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转移1个电子。标况下每消耗22.4L Cl2,其中氯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因此转移1mol电子。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前后Q的质量不变,因此Q是催化剂。N和P的质量增加,这说明二者是生成物,所以M是反应物,则该反应是M的分解反应。 考点:考查物质分类、胶体概念与性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表中①组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一定是I2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KClO3>Cl2>Fe3+>I2

C.表中②组每生成1molCl2,转移1mol电子

D.表中③组其他反应物可以为浓盐酸

 

查看答案

在化学中有很多规律下列对规律的应用正确的是

A.根据较强酸可制取较弱酸的规律,可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制取次氯酸

B.根据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可用钠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C.根据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反应的规律,可用二氧化硅制成的容器盛放氢氟酸

D.根据电荷守恒规律,可判断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数目一定等于阴离子数目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与足量铁反应,转移电子数最的是

A.1mol氯气                 B.1mol S

C1molHNO3的稀硝酸       D1molCuSO4的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

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37W原子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多3个

B.Y和W处于同一主族,具有相同的最高价态

C.Z形成简单阴离子半径小于W形成简单阴离子半径

D.X与Y、Z与W每组两种元素间均可形成电子数相等的氢化物

 

查看答案

CO2中的一个O原子被S原子代替后,即为羰基硫(OCS),羰基硫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高温下分解为CO和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OCS中S的化合价为+4价

B.羰基硫分解时,CO是氧化产物

C.每有1mol OCS分解,能生成22.4LCO

D.OCS中含有共价键,属于非电解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