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

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该反应中维生素C作催化剂

B.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C.砒霜是砷的氧化物,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可能是+3价砷

D.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C 【解析】 试题分析:A、由信息可知,反应中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A错误;B、河虾中含有五价砷,无毒,则能够食用,故B错误;C、由信息可知,含有3价砷的物质有毒,砒霜是砷的氧化物,且有毒,则砒霜中含有的砷可能是3价砷,故C正确;D、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B.苯、溴水、铁粉混合可制成溴苯

C.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SiO2、N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玉兔”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常温下pH=4的NaHC2O4溶液中:c(H2C2O4)<c(C2O42-)

 

查看答案

(10分)下图所示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或除杂质)、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各装置可重复使用也可不用)。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用A-C-D-B组合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分液漏斗中的试剂是盐酸,C中试剂是水,其作用是   ;A中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再加热B。加热B之前的实验操作是        

(2)为验证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置红布条于B中,按A-C-B-D连接成实验装置体系。A锥形瓶中试剂选用高锰酸钾晶体,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是            (填名称);C中试剂是        (填名称)。已知高锰酸钾反应生成+2价的锰离子,写出此法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3)为了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若锥形瓶中盛装足量的Na2O2粉末,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产生的气体通过红热的铂粉,各仪器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连接顺序是     (填字母)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6分)制备Cl2需用8 mol•L-1的盐酸100mL,现用12 mol•L-1的盐酸来配制。

需要12 mol•L-1的盐酸的体积为          mL(精确到0.1 mL)

为完成配制,除玻璃棒,小烧杯外,还需要选择的仪器为                      

A  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  100mL容量瓶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 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后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cm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和标线相平

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查看答案

(12分)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满分5 manfen5.com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A  S         B  N2        C  Na        D.Mg        E.Al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为含有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酸或强碱,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____         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