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6分)Fe2+和I-是两种常见的还原性离子。 (1)向FeSO4溶液中滴加氯...

(16Fe2+I是两种常见的还原性离子。

(1)向FeSO4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KI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请以FeSO4溶液、KI溶液、氯水为试剂验证I的还原性强于Fe2+。设计实验方案,补充完成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其他限选试剂:3 mol·L-1 H2SO4、001 mol·L-1 KMnO4、20% KSCN、3%H2O2、淀粉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2mLFeSO4溶液和2mLKI溶液混合于试管中,再滴加1~2滴氯水

 

                          

步骤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2)提供的试剂证明碘与铁的化合物中铁显+2价,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取少量样品溶于水,                                          

 

33.(1)2Fe2++Cl2=2Fe3++2Cl—(3分)2I—+Cl2=I2+2Cl—(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亚铁离子为浅绿色,铁离子为黄色,氯水中的氯气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氯水中的氯气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2I-+Cl2=2Cl-+I2, 答案为:2Fe2++Cl2=2Cl-+2Fe3+;2I-+Cl2=2Cl-+I2;(2)步骤一:向FeSO4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向KI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因此取2mL FeSO4溶液和2mL KI溶液混合于试管中,再滴加1~2滴氯水的现象为溶液变为黄色;答案为:溶液变为黄色;步骤二: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碘单质的存在,溶液变蓝,证明I-的还原性强于Fe2+,也可以用20%KSCN溶液检验铁离子的存在,向试管中继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也说明I-的还原性强于Fe2+,答案为:向试管中继续滴加几滴20%KSCN溶液或向试管中继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I-的还原性强于Fe2+或溶液变蓝,说明I-的还原性强于Fe2+;(3)先滴加20%KSCN溶液不变红,然后滴加3% H2O2把亚铁离子氧化铁离子,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亚铁离子,答案为:滴加几滴20%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3% H2O2溶液,溶液变红色。 考点:考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黄铁矿为原料制硫酸产生的硫酸渣中含Fe2O3、SiO2、Al2O3、MgO等。实验室模拟工业以硫酸渣制备铁红(Fe2O3),过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硫酸渣的成分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写出酸溶过程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铁红的纯度,氧化过程需要调节溶液的pH的范围是_________;(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Al(OH)3

Fe(OH)2

Mg(OH)2

开始沉淀

2.7

3.8

7.5

9.4

完全沉淀

3.2

5.2

9.7

12.4

(3)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       ,滤液B可以回收的物质有Na2SO4、MgSO4___________;

(4)已知硫酸渣质量为w kg,假设铁红制备过程中,铁元素损耗25%,最终得到铁红的质量为m kg,则原来硫酸渣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          (用最简分数表达式表示)。

 

查看答案

(16分)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在体积为1L的密闭恒温容器中,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 O2  e卷通组卷系统 www.zujuan.com 2SO3   

满分5 manfen5.com

(1)已知:64g SO2完全转化为SO3会放出85kJ热量。 SO2转化为S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3)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            。该反应K值将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4)45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与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a.10-15min    b.15-20min    c.20-25min    d.25-30min

(5)据图判断,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编号)。

a.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b.增大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催化剂

(6)在15分钟时,SO2的转化率是          

 

查看答案

(16分)已知满分5 manfen5.com

为合成某种液晶材料的中间体M,有人提出如下不同的合成路径:

满分5 manfen5.com

常温下,下列物质能与A发生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          bBr2/CCl4      c乙酸乙酯      dKMnO4/H+ 溶液

(2)M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由C→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由A催化加氢生成M的过程中,可能有中间产物满分5 manfen5.com和______(写结构简式)生成。

(4)检验B中是否含有C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任写一种名称)。

(5)物质B也可以由C10H13Cl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C10H13Cl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6)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E具有如下特点:

a分子中含—OCH2CH3      b苯环上只有两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写出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说明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

C.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产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查看答案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满分5 manfen5.com           B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