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4分)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碳素钢(即铁和碳的合金)进...

(14分)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碳素钢(即铁和碳的合金)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常温下,工业上用铁质容器盛放冷的浓硫酸,其原因是     

(2)称取碳素钢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混合气体Y。

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        (选填序号)。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乙同学取560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由此可求算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

写出探究中出现的所有离子反应方程式     

【探究二】

根据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分析,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Q1和Q2两种气体,其中Q­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0893g·L-1。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假设有关气体完全反应)。

满分5 manfen5.com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4)分析Y气体中的Q2气体是如何生成的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洗气瓶M于        (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Q1,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1)铁表面被钝化,阻止了内部金属与酸的进一步反应(2分);(2)①d(2分); ②SO2+Cl2+2 H2O=SO42-+2Cl-+4H+ SO42- +Ba 2+= BaSO4↓(2分); (3)检验SO2是否除尽(2分);(4)C+2H2SO4(浓)CO2↑+2SO2↑+2 H2O(2分); (5)C(2分); (6)D中的固体由黑变红和E中固体由白变蓝(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常温下,铁遇冷的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了进一步的反应,即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常温下,工业上用铁质容器盛放冷的浓硫酸; (2)①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而酸性高锰酸钾有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d; ②SO2具有还原性,能使溴水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 H2O=SO42-+2Cl-+4H+,生成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SO42- +Ba 2+= BaSO4↓; (3)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4)碳素钢中含有碳,加热条件下,碳能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 H2O; (5)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二氧化硫还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要检验二氧化碳必须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B装置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所以澄清石灰水应放置在B和C之间,即在通入碱石灰之前检验,故答案为:C; (6)Q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0893g•L-1,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所以是氢气,氢气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黑色的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单质,同时生成水,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这是检验水的特征反应,所以如果D中氧化铜变红,E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证明含有氢气。 考点:考查浓硫酸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常见物质的检验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本题包括2部分,共14分)

(8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 X+Y→Z+W

(1)若构成X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且构成X的阴、阳离子中分别含有18个和10个电子,构成Z的阴、阳离子中均含有10个电子。则Z的电子式为     

(2)若X、Y、Z、W四种物质均为分子,且X分子中含18个电子,Y、Z分子中均含有10个电子,单质W分子中含有16个电子。则此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3)若X、W均为单质,Y、Z均为氧化物且Y、Z中氧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40%。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X、Y、Z、W均为非金属氧化物,X的式量比Z的式量小16,Y的式量比W的式量大16,Y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元凶”,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分)近年来,某些轻元素的含氢化合物及其复合体系作为氢源受到广泛关注。化合物A(XYH2)和B(XH)都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释氢材料。A受热分解生成固体化合物C并放出刺激性气体D,D可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B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5%。A和B混合可优化放氢性能。研究发现,该混合体系的放氢反应分三步进行:(1)2A = C + D  (2)D + B = A + H2  (3)C + B = E + H2

5)X元素的名称为      

6)写出A和B混合放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A、C、E均能水解且生成同样的产物,请写出物质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14分)下表为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及相应氢化物沸点的数据:

元素性质

元素编号

A

B

C

D

E

F

G

H

氢化物的沸点(

-60.7

-33.4

-111.5

100

-87.7

19.54

-84.9

-161.5

最高化合价

+6

+5

+4

 

+5

 

+7

+4

最低化合价

-2

-3

-4

-2

-3

-1

-1

-4

已知:A与D可形成化合物AD2、AD3,可用于制备强酸甲;

B与D可形成化合物BD、BD2,可用于制备强酸乙。

请回答:

(1)表中属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是       (用表中元素编号填写)。

写出H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       

(2)比较A、D、G三种简单阴离子的半径大小:r(    )>r(    )>r(    )(均用实际的元素符号表示)。比较元素F、G的氢化物的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3)由表中D元素和氢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4)分子组成为ADG2的物质在水中会强烈水解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编号)。

a元素H与元素C的单质、其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沸点都是H的高

b工业上单质C的制备要用到单质H、G;单质C可以与强碱、F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c能说明元素D的非金属性比A强的实验:把D的单质通入到A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来实现

dBD2-的钠盐、G-的钠盐的外观及其相似,鉴别它们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碘化钾淀粉溶液,也可以通过检测两溶液的pH值来鉴别

 

查看答案

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 的混合气体1120 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C.NO2和N2O4 的混合气体中,NO2 的体积分数是80%

D.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

 

查看答案

用于金属焊接的某种焊条,其药皮由大理石、水泥、硅铁等配制而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水泥的原料是大理石、纯碱、石英,其组成一般为Na2O·CaO·6SiO2

B.Si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 = SiO+2H2

C.焊接过程中,药皮在高温下产生了熔渣和使金属不被氧化的气体,该气体是CO2

D.经处理后的熔渣36.0g(仅含Fe2O3、Al2O3、SiO2),加入足量稀盐酸,分离得到11.0 g固体;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分离得到21.4g固体;则此熔渣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25%

 

查看答案

综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装置I和装置II中负极反应均是:Fe -2e-=Fe2+

B.装置I和装置II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右侧烧杯移动

C.装置I和装置II中Fe电极的腐蚀速度为前者大于后者

D.放电过程中,装置I左侧烧杯和装置II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