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0分,每空2分)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

(10分,每空2分)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ml的KI溶液(足量),发生的反应为:Cl2+2KI=2KCl+I2,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后,马上注入001mol·L-1Na2S2O3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 2Na2S4O6 试回答下列问答: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                                  

(2)步骤②应使用        式滴定管。

(3)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4)氯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会偏小,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5)用01032mol/L 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   

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一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了

D、滴定时将标准液溅出锥形瓶外

 

淀粉溶液;碱;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碱式滴定管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B 【解析】 试题分析:本滴定实验为利用I2+2Na2S2O3=2NaI+ 2Na2S4O6测定生成I2从而确定水样中的Cl2,故所用指示剂用来指示溶液中I2的量,故应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步骤②中滴定管所装溶液为Na2S2O3,溶液呈碱性,故应用碱式滴定管;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步骤②中洗涤滴定管应用水洗后再用Na2S2O3溶液润洗,该步骤没有润洗故会导致所装标准液Na2S2O3溶液浓度变小,故消耗体积变大,故会导致所测水样中Cl2浓度偏大;(5)中依据可知A项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会导致c(标准)变小,则V(标准)偏大故所测NaOH溶液浓度偏大;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故B项不会产生影响;C项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一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了则会导致V(标准)包含气泡体积偏大,故会导致所测浓度偏大;滴定时将标准液溅出锥形瓶外会导致V(标准)偏大故所测NaOH溶液浓度偏大。 考点:滴定实验操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每空2分)(1)常温下,将02 mol/L HCl溶液与02 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6,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后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2)混合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                  

(3)常温下,将02 mol·L-1的盐酸与 02mol·L-1的氨水混合,若所得的混合溶液中的pH=7,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l-]>[NH4+]> [H+] > [OH-]     

B[NH4+]>[Cl-]>[OH-]>[H+]

C[Cl-]=[NH4+]>[H+]=[OH-]        

D[NH4+]>[Cl-]>[H+]>[OH-]

(4)由电离常数可知酸性强弱: CH3COOH>H2CO3>HCO3-,则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填序号)

①CH3COONa   ②NaHCO3   ③Na2CO3

(5)将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是          

(6)Cu(OH)2(s) 满分5 manfen5.comCu2+(aq)+2OH(aq),在常温下Ksp( Cu(OH)2)=2×10-20。在常温下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需要向002 mol•L-1的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整pH最小到             

 

查看答案

(8分  每空2分)恒温恒容下2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满分5 manfen5.com xC(g) + 2D(s)。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 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 mol/L。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x=                        。  

(3)A的转化率为               

(4)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填各项代号,错选不计分)。

A、压强不再变化         

B、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C、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D、B的体积分数不变

 

查看答案

(10分,每空2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将这二种物质混合时可发生如下反应:N2H4+2 H2O2满分5 manfen5.comN2+4H2O,已知04 mol液态肼和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汽,放出2566kJ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已知:H2O(l)满分5 manfen5.comH2O(g);ΔH=+44 kJ/mol。则16 g液态肼和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很大的优点是

 

(4)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

成原电池的是                   

A.C(s)+H2O(g)=CO(g)+H2(g)  △H>0

B.NaOH(aq)+HC1(aq)=NaC1(aq)+H2O(1)   △H<0

C.2H2(g)+O2(g)=2H2O(1)  △H<0

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负极反应为         

 

查看答案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有反应2A(气)+2B(气)满分5 manfen5.com C(气)+3D(气),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途径I:A、B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

途径Ⅱ: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 和6mol/L;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各组分百分组成相同

B.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各组分百分组成不同

C.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反应速率等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

D.达到平衡时,途径I所得混合气的密度等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密度

 

查看答案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X(g)+bY(g) 满分5 manfen5.com cZ(g)+dW(g),反应达平衡后,W的浓度为05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08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a+b > c+d

C.Z的体积分数减少               D.X的转化率减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