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况下的密度为0.76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有共价键
B.原子半径:W>Z>Y>X>M
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
D.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通入足量CO2后的溶液中:Na+、SiO32-、CH3COO-、CO32-
B.无色溶液中:Mg2+、MnO4-、SO42-、K+
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D.c(ClO-)= 1.0 mol·L-1的溶液:Na+、SO32-、S2-、SO4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HClO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C.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主要是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重金属对人体危害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
B.大量焚烧田间秸秆会产生雾霾,“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相同
C.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D.针对H7N9流感的扩散情况,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等物质进行消毒预防
(14分)某课外小组同学拟用乙醇分解法制乙烯,并对该反应进行探究。
(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混合液变黑,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某研究小组同学经分析、讨论后认定:此现象是在该反应条件下,浓硫酸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致。
(2)为证明产物中混有SO2、CO2气体,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他认为,只要观察到品红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确证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有SO2、CO2。你认为此看法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 。
(3)为探究乙烯与Br2的反应,乙同学将制取的乙烯气体分别通过: NaOH溶液, Ba(OH) 2溶液,后用排水法收集于1000 mL的圆底烧瓶中(塞好橡皮塞),然后打开橡皮塞,向烧瓶中一次性加入1.5 mL液溴,塞上配有带乳胶管(用止水夹夹紧)的尖嘴玻璃管,摇荡,可观察到瓶内红棕色逐渐消失。然后按下图装好装置,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有喷泉形成,静置一段时间后,在溶液下部,有一层无色油状液体(约1.5 mL)。
①将乙烯气体通过Ba(OH) 2溶液的目的是 ;
②用化学方程式和简单的文字表述说明产生喷泉的原因_____________ ; ;
③请利用上述喷泉实验反应的产物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乙烯与Br2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 。
(18分)为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在限制其排放量的同时,应加强对CO2创新利用研究。
(1)如将CO2与H2以1:3的体积比混合。
①适当条件下合成某烃和水,该烃是___ _(填序号)。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苯的同系物
②适当条件下合成燃料甲醇和水。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 + 3H2(g) = CH3OH(g) + H2O(g) △H=-49.0 kJ/mol
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的转化率= ;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增大的措施有 。
(2)如将CO2与H2以1:4的体积比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制得CH4。
己知:①CH4(g)+2O2(g)=CO2(g)+2H2O( l ) △H=-890.3kJ/mol
②2H2(g)+O2(g)=2H2O(l) △H=-571.6kJ/mol
则CO2(g)与H2(g)反应生成CH4(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最近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空气中的CO2转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甲醇可制作燃料电池。写出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的甲醇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 。当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时,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是6.72L(标准状况下)。
(4)某同学用沉淀法测定含有较高浓度CO2的空气中CO2的含量,经查得一些物质在20℃的数据如下表。
溶解度(s)/g | 溶度积(Ksp) | ||
Ca(OH)2 | Ba(OH)2 | CaCO3 | BaCO3 |
0.16 | 3.89 | 2.9×10-9 | 2.6×10-9 |
吸收CO2最合适的试剂是__ __(填“Ca(OH)2”或“Ba(OH)2”)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