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容量瓶 D.坩埚
(14分)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装置A中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装置B中C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
(3)当铁电极的质量变化为19.2g时,a极上消耗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4)当装置A中消耗0.05mol氢气时,装置B中溶液的pH为 。(溶液体积为100mL不变)
(5)若将装置B改为电解精炼铜,则粗铜作 极,另一极反应为 。
(10分)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2Al2O3(s)+ 2AlCl3(g)+ 6C(s)=6AlCl(g)+ 6CO(g) △H=a kJ•mol-1
②3AlCl(g)= 2Al(l)+ AlCl3(g) △H=b kJ•mol-1
反应Al2O3(s)+ 3C(s)=2Al(l)+ 3CO(g)的△H=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 2NO(g) N2(g)+ CO2(g) △H=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 (mol/L)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NO | 1.00 | 0.68 | 0.50 | 0.50 | 0.60 | 0.60 |
N2 | 0 | 0.16 | 0.25 | 0.25 | 0.30 | 0.30 |
CO2 | 0 | 0.16 | 0.25 | 0.25 | 0.30 | 0.30 |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Q 0(填“>”或“<”)。
④在恒容绝热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g)的同时消耗nmolCO2(g)
b.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12分)已知二元酸H2A在水中存在以下电离:H2A===H++HA-,HA- H++A2-。试回答下列问题:
(1)NaHA溶液呈__ _(填“酸”“碱”或“中”)性,理由是 。
(2)某温度下,向10 mL、0.1 mol·L-1 NaHA溶液中加入0.1 mol·L-1 KOH溶液V mL至中性,此时溶液中以下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液pH=7 B.水的离子积Kw=c2(OH-)
C.V>10 D.c(K+) =c(Na+)
(3)已知难溶物CaA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CaA(s) Ca2+(aq)+A2-(aq) ΔH>0。一定温度下向浊液中通入HCl气体,c(Ca2+)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原因是 。
(4)测得25℃时,CaA的Ksp为2.0×10-11。常温下将10gCaA固体投入110mLCaCl2溶液中,充分搅拌后仍有固体剩余,测得溶液中c(Ca2+)=0.08 mol·L-1,则溶液中c(A2-)= 。
(8分)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用0.100mol·L-1 NaOH标准溶液进行测定盐酸的浓度的实验。取20.00 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请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编号 |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 NaOH溶液的浓度(mol·L-1) |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
1 | 20.00 | 0.10 | 24.18 |
2 | 20.00 | 0.10 | 23.06 |
3 | 20.00 | 0.10 | 22.96 |
(1)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
(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小数点后叁位)。
(3)若滴定结束时,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终点读数为 mL。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
A.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 mL待测盐酸,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C.称量NaOH固体时,有小部分NaOH潮解
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6分)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或结构简式
(1)2,2-二甲基-3-乙基己烷 ;(2)CH3CH(CH3)C(CH3)2CH2CH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