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4分)Ⅰ.M、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M的4...

14分Ⅰ.M、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M的4倍,A、B、C、D、E、F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请用化学用语作答)

A

B

C

D

 

 

E

F

(1)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D、E、F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由M、B、C三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4:2:3形成化合物Q,Q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          。检验该化合物中阳离子的方法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B与C可组成质量比为7:16的三原子分子,该分子释放在空气中其化学作用可能引发的后果有 

酸雨    温室效应     光化学烟雾     臭氧层破坏

Ⅱ.一定条件下,2X(g)+Y(g)满分5 manfen5.com2Z(g)+W(s)。

(5)若反应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

物质

X

Y

Z

W

起始投料/ mol

2

1

2

0

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将       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若反应恒温、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通过压缩容器体积改变压强分别Y的平衡浓度如下表

实验序号

压强p/Pa

1×105

2×105

1×106

c(Y)/mol·L-1

0.08

0.12

0.68

当压强为1×106 Pa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第二周期ⅣA族(2分) (2)S2->Cl->F-(2分) (3)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配位键)(2分) NH4+ + OH-NH3↑ + H2O(2分) (4)①③④ (2分) (5)减小(2分) (6) K=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M、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根据A、B、C、D、E、F在周期表中位置可判断,A、B、C、D位于第二周期,E和F位于第三周期。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M的4倍,则A位于第ⅣA族,即A是碳元素,所以B、C、D、E、F分别是N、O、F、S、Cl。M的原子序数是1,是氢元素。 (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ⅣA族。 (2)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在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条件下,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D、E、F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Cl->F-。 (3)由H、N、O三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4:2:3形成化合物Q是NH4NO3,其中铵根与硝酸根之间存在离子间,氮元素与氧元素以及氮元素与氢元素之间经还存在极性键。铵根离子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氨气,据此可以检验铵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 OH-NH3↑ + H2O。 (4)N与O可组成质量比为7:16的三原子分子,其中N与O原子的个数之比是,则该分子是NO2。NO2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同时还能破坏臭氧层,当不会形成温室效应,CO2可以形成温室效应,答案选①③④。 (5)反应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由于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因此根据PV=nRT可知,温度升高,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该反应平衡常数将减小。 (6)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压强由1×105Pa升高到2×105Pa时,Y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2倍,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当压强由2×105Pa升高到1×106Pa时,Y的平衡浓度大于原来的5倍,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X一定不是气态,所以当压强为1×106 Pa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有X、Y、Z三种元素,已知X、Y是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且X的原子序数比Y大4,元素Z形成的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请回答:

Ⅰ.若X是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1)写出Y的单质的结构式                                     

(2)写出单质Z与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稀溶液,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Ⅱ.若X的简单离子半径是第三周期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

(3)在定向爆破中,常利用氧化铁和单质X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切割钢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X的阳极氧化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它能使X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不溶于稀硫酸。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该处理过程,装置如图所示,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满分5 manfen5.com

Ⅲ.含Z的化合物A(化学式为K2ZO4)极易溶于水,但静置一段时间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O2

(5)化合物A溶于水后的变化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查阅资料发现,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可提高A在水中的稳定性。

A.Na2CO3          B.KSCN          C.NH4NO3          D.KOH

 

查看答案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人 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时生成 1 mol白色沉淀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 SO2的漂白性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 >I2 > SO2

 

查看答案

25时,用蒸馏水稀释1 mol/L的醋酸溶液至0.01 mol/L,随溶液的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B.pH的变化值等于2

C.溶液中满分5 manfen5.com保持增大趋势

D.分别与足量的Mg粉反应,0.01 mol/L醋酸溶液产生的氢气较少

 

查看答案

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28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三个不同温度,363 K时Ksp(SrSO4)最大

C.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SO42)增大而减小

D.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

已知HCN、CN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及其对应的平衡常数:

①HCN满分5 manfen5.comH++CN      △H1>0    K1

②CN +H2O满分5 manfen5.comHCN+OH-      △H 2>0    K2

常温下(K16.2×10-10),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和NaCN溶液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的pH<7            

B.对混合溶液进行微热,K1 增大、K2 减小

C.K2≈ 1.6×10-5              

D.c(Na+) = c(HCN) + c(C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