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20分)某小组的同学欲探究NH3经一系列反应得到HNO3和NH4NO3的过程,...

(20分)某小组的同学欲探究NH3经一系列反应得到HNO3和NH4NO3的过程,NH3的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用于A、B装置中的可选药品:浓氨水、30%H2O2溶液、蒸馏水、NaOH固体、MnO2

满分5 manfen5.com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有多种作用,下列关于装置E的作用或其中所盛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下列序号字母)。

a.使氨气和氧气充分混合           b.控制通入氨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c.平衡装置内的压强              d.锥形瓶内液体是饱和食盐水

(2)甲同学先点燃酒精灯,再打开K1、K2、K3、K4,反应一段时间后,他认为成功模拟了过程Ⅱ的反应,原因是其观察到__________(填支持其观点的实验现象);甲同学进行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装置H一段时间后,H中的溶液变成蓝色,则其中铜片所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制得的氨气仅按I→Ⅱ→III的顺序完全转化为硝酸,欲使H装置中所得溶液为纯净的CuSO4溶液(忽略Cu2+的水解),理论上所需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假设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还原产物全部排出反应装置);从所得CuSO4溶液中得到CuSO4·5H2O晶体的法是将溶液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3)乙同学为模拟过程IV的反应,在甲同学操作的基础上对该装置进行了下列各项中的一项操作,使G处圆底烧瓶中产生大量白烟,你认为这项操作是_____(填下列序号字母)。

a.关闭K3并熄灭酒精灯   

b.关闭K4并熄灭酒精灯   

c.关闭K3、K4并熄灭酒精灯

(4)丙同学认为该系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设计缺陷,你认为该设计缺陷是______________

 

(1)(6分)长颈漏斗;2H2O22H2O+O2↑;d (2)(10分)(G处圆底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3Cu+ 8H++2NO3-=3Cu2+ +2NO↑+4H2O; 2.24;蒸发浓缩(或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3)(2分)a (4)(2分)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仪器a的构造特点判断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氨气的干燥用碱石灰,应放在干燥管中,故装置B、D的作用是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装置A、C的作用是制取纯净、干燥的氧气,装置A为固液不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结合题给试剂判断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装置E有多种作用,如使氨气和氧气充分混合,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控制通入氨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平衡装置内的压强,但氨气极易溶于水,锥形瓶内液体不应是饱和食盐水,选d。(2)分析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反应一段时间后,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原因是其观察到(G处圆底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将甲同学进行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装置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成蓝色,则其中铜片所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8H++2NO3-=3Cu2+ +2NO↑+4H2O;由反应方程式知若制得纯净的CuSO4溶液,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n(H2SO4)=0.15L×1mol/L=0.15mol,则需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又氨气按I→Ⅱ→III的顺序完全转化为硝酸,根据氮原子守恒,理论上所需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从所得CuSO4溶液中得到CuSO4·5H2O晶体的法是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3)甲同学操作使G处圆底烧瓶中含有硝酸蒸气,若要制得硝酸铵,应再通入一定量的氨气,操作为关闭K3并熄灭酒精灯,选a;(4)该系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设计缺陷,你认为该设计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考点:考查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钢厂酸洗废液(成分如表所示)在工业生产中还具有很多用途。

满分5 manfen5.com

(1)欲检验该酸洗废液中含有的少量Fe3+,最宜选用的试剂是_____溶液;为检验其中的Fe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该酸洗废液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后发现紫色消失。该同学得出结论:该溶液中含有Fe2+。大家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

(2)采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酸洗废液时,初始阶段,阳极板上有气泡生成,此时与该现象有关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向上述酸洗废液中加入KOH溶液中和后,在合适的电压下电解,可在__________(填“阴”或“阳”)极生成高铁酸钾(K2FeO4)。

(3)利用上述酸洗废液、含铝矿石(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和SiO2)以及新制的硅酸(活化硅酸),制备聚硅酸氯化铝铁絮凝剂(简称PAFSC),具体方法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①适当调高滤液A的pH,Al3+和Fe2+转化为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请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论解释)。

②PAFSC絮凝剂净化水的过程中,Al3+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25℃时,PAFSC的除浊效果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的NTU为浊度单位),则在下列pH范围中,PAFSC除浊效果最佳的是______(填下列序号字母)。

满分5 manfen5.com

a.4~5         b.5~7         c.7~8         d.8~9

25℃时,pH>7且随pH增大,PAFSC的除浊效果明显变差,原因是碱性增强,使胶体发生了_____现象。

 

查看答案

(17分)二氧化硫为重要的含硫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在实验室中,若用70%的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要求方便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下图所示气体发生装置中的_____(填下列序号字母)。

满分5 manfen5.com

(2)SO2经催化氧化可生成SO3,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满分5 manfen5.com2SO3(g)  △H=a kJ·mol-1

在T1℃时,将2 mol SO2、1mol O2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A中,充分反应并达到平衡,此过程中放出热量98.3 kJ,测得S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a=_____,T1℃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1=____L·mol-1。若将初始温度为T1℃的2 mol SO2和1 molO2充入容积为2 L的绝热密闭容器B中,充分反应,在T2℃时达到平衡,在此温度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______K2(填“>”、“<”或“=”)。

(3)某热电厂上空大气中所含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现对该区域雨水样品进行探究。首先用pH试纸测定雨水样品的pH,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得样品pH约为3;为进一步探究由SO3所形成酸雨的性质,将一定量的SO2通入蒸馏水中,配成pH为3的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A、B两份,向A中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使溶液恰好呈中性(不考虑氧化性物质和其它酸性物质的影响),则此中性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间存在的关系式为:[Na+]=______________;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与久置前相比,久置后的溶液B中水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工业上常用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处理工业尾气中的SO2

满分5 manfen5.com

上述流程中有一种物质可以再生循环利用,该物质再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

B.25℃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溶液中c(NH4+)/c(NH3·H2O)的值逐渐减小

C.在25℃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人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点

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O42—

 

查看答案

在下列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A.将Na2O2放入水中发生的反应:Na2O2+2H2O=2Na++2OH-+O2

B.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2 Fe3++3Cu=2Fe+3Cu2+

C.在KOH溶液中,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放电时的反应:CH4+2O2+2OH-=CO32-+ 3H2O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H2和Cl2:2Cl-+2H+满分5 manfen5.comCl2↑+H2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反应4Li+2SOC12===4LiCl+S+S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OCl2是氧化剂,Li是还原剂

B.2 mol SOCl2参加反应,共转移4 mol电子

C.将该反应设计成电池,SOCl2在正极发生反应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电池,可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