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X、Y、Z、W、T五种元素,其中X、Y、Z、T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X元素...

X、Y、ZW、T五种元素,其中X、Y、Z、T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X元素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W的单质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原子半径:T>W>Z

B元素T与X的原子序数相差15

CT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

D.X、W两元素的化物的浓溶液相互靠近时有白烟产生

 

D 【解析】 试题分析:X元素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推出X:N,W的单质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推出W:Cl,根据在周期表位置,推出Y:O,Z:Si,T:Ge,A、原子半径大小比较:(1)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一般原子半径越大,(2)同周期,从左向右依次减小(稀有气体除外),(3)同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所以:Ge>Si>Cl,故A错误;B、两者相差25,故B错误;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Cl>Si>G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故C错误;D、X的氢化物是NH3,其浓溶液具有挥发性,W的氢化物是HCl,其浓溶液具有挥发性,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有白烟生成,故D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硝酸和氨水能溶解Ag2O

Ag2O是两性氧化物

B

HCl与Na2SO3溶液反应生成SO2

用饱和Na2SO3溶液除去SO2中的少量HCl

C

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苯不能被酸性KMnO4氧化

D

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CaCO3是难溶物

 

 

查看答案

下列微粒可以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Na+NH4、AlO2SiO32-             B.Ca2+NH4NH3﹒H2O、CH3COO

C.Cr2O72-HC2H5OH、NO3            D.Cu2+SO42- HS、Cl

 

查看答案

已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铁与铝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是3NA

B18g重水­D2O)含有的子数为9NA

CpH=2的醋酸加水稀释到10倍后,溶液中H+ 数目大于0.001NA

D.标准状况下,NACH3OH分子的体积约是22.4L

 

查看答案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含有氯化钠的融雪剂会加快桥梁的腐蚀

B.“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机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煤经过气化、液化等物理变化可得到清洁燃料

D.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查看答案

16分实验室从含碘废液含有H2O 、CCl4、I2、I-中回收碘,操作过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向废液中加入Na2SO3 溶液,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氧化”操作在三颈烧瓶中进行如图一,将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实验用水浴控制在40℃左右的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3研究小组用图二装置对Cl2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发现通入Cl2一段时间后,KI溶液变为黄色,继续通入Cl2,则溶液黄色变浅,最后变为无色。研究小组对所得无色溶液中碘元素的存在形态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没有I2形态;假设二:没有I形态;假设三:有IO3形态。

①请设计实验证明假设一成立试剂自选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假设一成立

②若假设三成立,请写出生成IO3的离子方程式                                  

4该研究小组还进行了对加碘盐中KIO3含量测定的如下实验:

准确称取加碘盐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00mL待测溶液。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试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3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

已知:IO3+ 5I+6H+ =3H2O+3I2I2 +2S2O32=2I+S4O62。测定时,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由测定数据可求得该样品中含KIO3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MrKIO3=214 

在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用此种测定方法测得的结果往往偏高,其原因是受空气的影响,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这一影响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