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由Cu、N、B、Ni等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用途。 (1)基态Cu+的最外层...

由Cu、N、B、Ni等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用途。

(1)基态Cu的最外层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2)研究者预想合成一个纯粹由氮组成的新物种N5+N3-,若N5+每个氮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以下有关N5+推测正确的是    

AN5+有24个电子

BN5+离子中存在三对未成键的电子对

CN5+阳离子中存在两个氮氮三键

(3)化合物A(H3BNH3)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它可由六元环状化合物 (HB=NH)3。通过3CH4 +2(HB=NH)3+6H2O ==3CO2+6H3BNH3制得。

①与上述化学方程式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反应前后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变

BCH4、H2O、CO2分子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形、V形、直线形

C第一电离能:N>O>C>B

D化合物A中存在配位键

②1个(HB=NH)3分子中有_________个σ键。

(4)在硼酸盐中,阴离子有链状、环状等多种结构形式。图(a)是一种链状结构的多硼酸根,则多硼酸根离子符号为_________。图(b)是硼砂晶体中阴离子的环状结构,其中硼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5) NiO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类似,其晶胞的棱长为acm,则该晶体中距离最近的两个阳离子核间的距离为_________(用含有a的代数式表示)。在一定温度下,NiO晶体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如图),可以认为氧离子作密致单层排列,镍离子填充其中,列式并计算每平方米面积上分散的该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氧离子的半径为1. 40×10满分5 manfen5.comm,≈l. 732)。

满分5 manfen5.com

 

 

(1) 3d10;(2)C;(3) A;12;(4)[BO2]nn- (或BO2-);sp3、sp2; (5) ;1.83×10-3。 【解析】 试题分析:(1)Cu是29号元素,则基态 Cu+的最外层核外电子排布式为3d10;N5+有34个电子,A错误;若N5+中每个氮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则N5+是V型,离子中有2个共价三键,含有四对未成键电子对,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3)①A反应前的甲烷分子中C原子是sp3杂化,反应后产生的CO2中C原子是sp杂化,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错误;B.CH4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H2O的空间构型是V形;CO2分子空间构型是直线形,正确;C.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就越大,但是由于N原子核外电子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失去电子比原子序数大一个的O元素还大,因此第一电离能:N>O>C>B,正确。D. 在化合物A(H3BNH3)中,由于B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与N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配位键,由N原子单方面提供电子而与B原子共用,正确。②在1个(HB=NH)3分子中有12个σ键共价键;(4) 图(a)中含有的B原子个数是1,含有O原子个数是1+1/2×2=2,根据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知,其化学式是BO2-,也可写作[BO2]nn-;在图(b)中B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杂化、sp2杂化;(5) NiO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类似,根据NaCl的晶体结构可知,在NiO晶体中O2-与Ni2+的距离是a/2cm,距离最近的两个阳离子之间的距离是O2-与Ni2+的距离的倍,所以其数值是。根据图片可知每个NiO所占面积是S=1.40×10-10m×1.40×10-10m×sin60°,每个NiO的质量是m=,则每平方米含有的NiO的质量是。 考点: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原子的杂化、微粒的空间构型、第一电离能的比较、晶体中含有的微粒数目及质量的计算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

N2(g)+3H2(g)满分5 manfen5.com2NH3(g) ΔH=-924 kJ·mol-1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密闭容器中,使2 mol N2和6 mol 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满分5 manfen5.com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浓度比是    。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Ⅱ中制氢气原理如下:

①CH4(g)+H2O(g) 满分5 manfen5.comCO(g)+3H2(g)   ΔH=+2064 kJ·mol-1

②CO(g)+H2O(g) 满分5 manfen5.comCO2(g)+H2(g)    ΔH=-412 kJ·mol-1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产量。若a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H2的体积分数为80%)与H2O反应,得到114a 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______。

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                 

 

查看答案

工业上以氨气为原料(铂铑合金网为催化剂)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过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已知反应一经发生,铂铑合金网就会处于红热状态。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当温度降低时,化学平衡常数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

(2)氨气是制取硝酸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2+3H2满分5 manfen5.com2NH3,该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①下列各项标志着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②若在恒温条件下,将N2与H2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入一个容积为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5 min后反应达平衡时,n(N2)=10 mol,n(H2)=08 mol,n(NH3)=08 mol,则反应速率v(H2)=_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_。

③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     (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并验证产物。

实验原理:CH3CH2Br + NaOH满分5 manfen5.comCH2=CH2 + NaBr + H2O

实验过程:组装如图所示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注入10mL溴乙烷和15mL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微热,观察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

满分5 manfen5.com

(1)甲同学认为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而乙同学却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请说明原因:                          

(2)丙同学认为只要对实验装置进行适当改进,就可避免对乙烯气体检验的干扰,改进方法为:                       

改进实验装置后,再次进行实验,却又发现小试管中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该小组再次查阅资料,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资料一:溴乙烷于55℃时,在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的百分比为99%,而消去反应产物仅为1%。

资料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比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90℃~110℃,在该范围,温度越高,产生乙烯的速率越快。

资料三:溴乙烷的沸点:382℃。

(3)结合资料一、二可知,丙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后,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结合资料二、三,有同学认为应将实验装置中烧瓶改成三颈烧瓶并增加两种仪器,这两种仪器是①           。②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满分5 manfen5.com2NH3(g) ΔH<0,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t1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X曲线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01 mol·L-1·min-1

D10~12 min,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

 

查看答案

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结构中R为烷基)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1 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6 mol Br2

B1 mol该物质可与5 molNaOH反应

C分子内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若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则可证明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