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鉴别AlCl3、MgCl2、Na2SO4三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
B.盐酸、空气、硝酸、干冰
C.冰醋酸、海水、氧化铝、乙醇
D.蛋白质、油脂、烧碱、石灰石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H2O、HCOOH、(NH4)2Fe(SO4)2中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孔雀石都是常见的铁矿石
D.Na2CO3、Ba(OH)2、NH4Cl、Na2O2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倾析法分离沉淀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C.过滤、结晶、灼烧、萃取、分液和蒸馏等都是常用的分离有机混合物的方法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净水剂,该处理过程中仅发生了化学变化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气象环境报告中的“PM2.5”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
D.氢氧化钠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10分)某科研人员设计出将硫酸渣(主要成分Fe2O3,含有少量的SiO2等杂质)再利用的流程。流程中的滤液经过多次循环后用来后续制备氧化铁粉末。
(1)为了加快反应①的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是 。(写出一点即可)
(2)“还原”是将Fe3+转化为Fe2+。在温度T1 、T2(T1 >T2)下进行该反应,通过检测相同时间内溶液的pH,绘制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所示。得出结论:该反应的温度不宜过高。
①通入SO2气体“还原”时, 试解释pH下降的原因是 。
②相同时间内,T1温度下溶液的pH更高的原因是 。
(3)该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4)为测定反应①后溶液中Fe3+的浓度以控制加入SO2的量。实验步骤为:准确量取20.00ml的反应后溶液,稀释成100mL溶液,取10.00 mL溶液,加入足量的KI晶体和2~3滴淀粉溶液,用0.50mol/L的Na2S2O3溶液与碘反应,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时,共消耗Na2S2O3溶液20.00 mL。有关反应方程式如下:
2Fe3++2I-=2Fe2++I2;2Na2S2O3 + I2 = Na2S4O6 + 2NaI
试计算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