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浓硝酸和液溴均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其目的是防止挥发
B.容量瓶、分液漏斗在使用时需要检验是否漏水
C.海带提碘实验中,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蒸发皿、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
D.向含有Fe2+的FeCl3溶液中通人Cl2或滴加H2O2均可以除去Fe2+
E.检验Na2SO3固体是否被氧化:
(2)某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SO2,并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已知硫代硫酸钠受热、遇酸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c中试剂为 。
②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 (写物质名称)。
③d中的试剂为 。
④实验中要控制SO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条)。
⑤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人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 。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新制Cu(OH)2与葡萄糖反应可制备Cu2O,该反应中葡萄糖是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用H2O2、H2SO4混合溶液浸泡废印刷电路板可制备CuSO4以实现铜的回收利用,其离子方程式为 。
(3)用NH4NO3氧化海绵铜(含Cu的CuO)生产CuCl的部分流程如下:
①步骤I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当0.5 mol NH4NO3参加反应时,反应中有4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铜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步骤Ⅱ中物质X可选用 (填字母),该物质需过量的原因,其一是加快反应速率,其二是 。
a.Cu b.Cl2 c.H2O2 d.(NH4)2SO3
已知A、B、C、D、E、F、G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和D,C和F为同一主族元素,A与B、A与G形成共价化合物,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3,G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E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形成的化合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七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由C、D形成的一种淡黄色固体的电子式 。画出G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3)G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 。
(4)将两份足量的E单质分别加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和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
(5)由A、B、C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该化合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已知一包白色晶体的混合物,经元素分析仪分析,包含以上七种元素中的若干种,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固体2.37g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再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得到的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4.66g
②再取等质量的该固体溶于水,逐滴滴加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沉淀和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该白色晶体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为 。
现将足量的CO2气体不断通人到含KOH、Ba(OH)2、K[Al(OH)4]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还原性离子)进行了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序号 | 溶液中检测出的离子组合 |
第一次 | KCl、K2SO4、Na2CO3、NaCl |
第二次 | KCl、AlCl3、Na2SO4、K2CO3 |
第三次 | Na2SO4、KCl、K2CO3、NaCl |
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三次检测结果都正确
B.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无法判断
C.为了检验SO42-,应先加过量稀硝酸后再滴加Ba(NO3)2,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D.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O32-,可以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号 | 反应物 | 产 物 |
① | KMnO4、H2O2、H2SO4 | K2SO4、MnSO4 |
② | C12、FeBr2 | FeCl3、FeBr3 |
③ | MnO4- | C12、Mn2+ |
A.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 C12>Fe3+>Br2
B.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为O2
C.第②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2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