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K+ N...

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K+      NA+      Cu2+    Al3+

阴离子

SO42-   HCO3         OH    Cl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仅有B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只有A中放出无色气体,只有D中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C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D的化学式:B      ____,D            

2C可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___                   ___。

3将含0.01 mol A的溶液与含0.02 mol E的溶液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4m mL B mol·L-1 C溶液中加入等体积A mol·L-1 E溶液。当A≤3B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mol;当3BA<4B件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mol。

 

(1)KCl,CuSO4 (2)Al3+ + 3H2OAl(OH)3(胶体) + 3H+ (3)C (4) ; (4mB-mA)×10-3 【解析】 试题分析: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则D中含有铜离子;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则C中含有铝离子,E中含有氢氧根离子;③进行焰色反应实验,只有B含有钾离子,所以E是氢氧化钠.④在各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则A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D中产生白色沉淀,则D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D是CuSO4,C是AlCl3;⑤将B、C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则B是KCl,所以A是碳酸氢钠。 (1)通过以上分析知,B、D分别是:KCl、CuSO4; (2)C为氯化铝,水解生成胶体可净化水,离子反应为Al3+ + 3H2OAl(OH)3(胶体) + 3H+。 (3)发生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则反应后剩余0.01molNAOH,生成0.01molNA2CO3,再滴加盐酸,首先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再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共消耗盐酸=0.2L,继续滴加盐酸时,发生NAHCO3+HCl=NACl+H2O+CO2↑,生成0.01mol气体,此时又消耗盐酸为=0.1L,共消耗盐酸0.3L,只有图象C符合; (4)在m mL B mol/L C溶液中,加入等体积A mol/L的E溶液,当A≤3B时,碱不足,发生Al3++3OH-═Al(OH)3↓,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是m×10-3L×Amol/L×==×10-3mol;当3B<A<4B时,则Al3++3OH-═Al(OH)3↓,生成沉淀为mB×10-3mol,消耗NAOH为3mB×10-3mol,然后发生Al(OH)3+OH-═AlO2-+2H2O,则由Al(OH)3+OH-═AlO2-+2H2O可知溶解的沉淀为Am×10-3mol-3B×10-3mol,最后生成的沉淀为mB×10-3mol-(Am×10-3mol-3B×10-3mol)=(4mB-mA)×10-3mol。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物质推断、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设计以及有关化学计算等 【名师点晴】反映Al3+、Al(OH)3、AlO2-之间转化的有关图像: A、把强碱溶液逐滴加入到铝盐(Al3+)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有关反应:A→B:Al3++3OH-===Al(OH)3↓、B→D:Al(OH)3+OH-=== AlO2-+2H2O ③图像:。 B、把铝盐(Al3+)溶液逐滴加入到强碱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然后逐渐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②有关反应:A→B:Al3++4OH-=== AlO2-+2H2O、B→C:Al3++3AlO2-+6H2O===4Al(OH)3↓ ③图像:。 C、在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强酸至过量 ①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随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有关反应:A→B:AlO2-+H++2H2O===Al(OH)3↓、B→D:Al(OH)3+3H+===Al3++3H2O ③图像:。 D、在强酸溶液中逐滴加入AlO溶液至过量: 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白色沉淀。 ②有关反应:A→B:4H++AlO2-===Al3++4H2O、B→C:Al3++3 AlO2-+6H2O===4Al(OH)3↓ ③图像:。 E、向含Mg2+和Al3+的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强碱溶液: ①现象:无明显现象→出现沉淀→渐多→最多→减少→不变 ②反应:O→A:H++OH-===H2O、A→B:Al3++3OH-===Al(OH)3↓、Mg2++2OH-===Mg(OH)2↓、B→C:Al(OH)3+OH-===AlO2-+2H2O。 ③图像[C(Mg2+)=C(Al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先关闭活塞A,将6.4 g铜片和12 mL 18 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应完成,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圆底烧瓶,最后铜片完全消失

①写出上述过程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打开活塞A之前                            

打开活塞A之后                              

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集气瓶内的导管未画全,请用文字叙述如何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际上,在打开活塞A之前硫酸仍有剩余。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学生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通过计算确定余酸的物质的量。他测定SO2的方法是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装置D,从而测出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你认为甲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中D装置中试剂为:                   填化学式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全部移入到烧杯中稀释,并按正确操配制100 mL溶液,再取20 mL于锥形瓶中,用        作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选择该指示剂的理由为                                  ;再求出余酸的物质的量,若耗去A mol/L氢氧化钠溶液B mL,则原余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AB的表达式来表示

 

查看答案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 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 NO 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或结果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每份溶液中 NO3 物质的量为 0.4 mol

B.原溶液中 H2SO4 浓度为 2.5mol·L-1

C.第一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CuSO4和 CuNO32

D.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

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查看答案

一定体积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所用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889        B0.08000

C0.1200         D0.2400

 

查看答案

图装置可用于收集 SO2 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试剂

现象

满分5 manfen5.com结论

A

KMnO4酸性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氧化性

B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SO2与NAOH溶液不反应

D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后不褪色

SO2有酸性、没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有关原溶液中离子的说法不正确是

A.至少存在4种离子

B.SO42-、NH4+一定存在

CCO32-Al3+ 、K+一定不存在

D.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