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 CO...

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

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实验一: 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填标号)

A.容量瓶      B.烧杯      C.烧瓶      D.玻璃棒

(2)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化学程式是                            

(3)利用中和滴定反应原理测定反应后锥形瓶中混合溶液的NaOH的浓度。取一定量锥形瓶内混合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后,再滴加2-3滴甲基橙试液,用0.100mol/L盐酸滴定。需要加入H2O2除去ClO的原因是                     

实验二: 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已知:N2H4·H2O易被NaClO氧化,高温易分解)

(4)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            (填标号)。

A.CO (NH2) 2溶液  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                                          

蒸馏时需要减压,原因是                                

实验三: 测定馏分中肼含量。

称取馏分5.00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水配成1000mL溶液,移出10.00mL,用0.1000mol·L-1的I2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

滴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原因是能与在滴定过程中产生的      反应。

(6)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16.4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1)BD (2)Cl2+2NaOH=NaClO+NaCl+H2O (3)ClO-消耗H+,造成误差;HClO可将甲基橙氧化 (4)B;如果次氯酸钠溶液装在三颈烧瓶中,生成的水合肼会被次氯酸钠氧化;减压蒸馏可使产品在较低温度下气化,避免高温分解 (5)HI (6)82.00% 【解析】 试题分析:(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溶解时需要烧杯、玻璃棒,答案选BD; (2)锥形瓶中氯气和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 (3)由于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另外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甲基橙氧化,所以中和滴定测定混合溶液中NaOH的浓度时,需要排除溶液里的NaClO的干扰,可通过加入还原性的H2O2除去NaClO,然后滴加甲基橙指示剂,再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测出NaOH溶液的浓度即可。 (4)反应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中,水合肼(N2H4•H2O)作还原剂,因此如果次氯酸钠溶液装在三颈烧瓶中,反应生成的水合肼会被次氯酸钠氧化,所以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NaOH和NaClO混合溶液。又水合肼因为高温易分解,所以减压蒸馏可使产品在较低温度下气化,避免高温分解。 (5)反应中有氢碘酸生成,而碳酸氢钠能与氢碘酸反应,因此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是因为碳酸氢钠和碘化氢反应; (6)结合反应定量关系计算得到馏分中水合肼的质量分数,即 N2H2•H2O+2I2=N2+4HI+H2O 1 2 n 0.1000mol/L×0.0164L 解得n=0.00082mol 250ml溶液中含有的物质的量=0.00082mol×1000mL/10mL=0.082mol 则水合肼(N2H2•H2O)的质量分数=。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和性质的实验分析和验证方法应用以及含量计算等 【名师点晴】解答综合性实验设计与评价题的基本流程 原理→反应物质→仪器装置→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具体分析为: (1)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所用各物质名称、状态、代替物(根据实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 (3)有关装置: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问题、是否有替代装置可用、仪器规格等。 (4)有关操作: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 (5)实验现象: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观察。 (6)实验结论:直接结论或导出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条件的探索一直是化学工业的重要课题现有如下两种合成氨的途径:

I. N2(g)+3H2(g)满分5 manfen5.com2NH3(g)△H-90.0kJ/mol

II. 2N2(g)+6H2O(l)满分5 manfen5.com4NH3(g)+3O2(g)△H+1530.0kJ/mol

(1)根据上述反应,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恒温恒容的甲容器、恒温恒压的乙容器中分别进行合成氨反应如图(图中所示数据均为初始物理量)

满分5 manfen5.com

反应均达到平衡时,生成NH3也均为0.4mol(忽略水对压强的影响及氨气的溶解)

①该条件下甲容器中的K=            ;平衡时,甲的压强P=            (用P0表示);

②该条件下,若向乙中继续加入0.2mol N2,达到平衡时N2转化率=                  

3)在微电子工业中NF3常用作氮化硅的蚀刻剂,工业上通过电解含NH4F等的无水熔融物生产NF3,其电解原理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a电极为电解池的        (填“阴”或“阳”)极,写出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4)从氨催化氧化可以制硝酸此过程中涉及氮氧化物NONO2N2O4等。已知 N2O4(g)满分5 manfen5.com2NO2,N2O4NO2共存的温度是264K-413K,低于熔点264K全部为无色的N2O4晶体,达到264K时,N2O4开始分解,沸点294K时,成为红棕色的混合气体。

25℃,101KPa下,在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满分5 manfen5.com2NO2,已达平衡状态。若此时再向其中加入4.6g纯NO2,则再次达平衡时混合物的颜色比原平衡            

0℃,101KPa下,在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满分5 manfen5.com2NO2,已达平衡状态。若此时再向其中加入4.6g纯NO2,则再次达平衡时混合物的颜色比原平衡             ;(填上相应字母)

a.加深    b.变浅     c. 不变     d.无法判断

(5)难溶电解质FeS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FeS(s)满分5 manfen5.comFe2+(aq) + S2(aq),在一定温度Kspc(Fe2+c(S2)=6.25×10-18;在该温度下,氢硫酸饱和溶液中存在c2(H+ c(S2)1.0×10-22。将适量FeCl2投入氢硫酸饱和溶液中,欲使溶液中c(Fe2+)=1.0 mol·L1,应调节溶液的pH        (已知lg20.3)

 

查看答案

向物质的量各有1mol的NH4Al(SO4)2和H2SO4混合稀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量随着Ba(OH)2 加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O→A:H++SO42ˉ+Ba2++OHˉ=BaSO4↓+H2O

B.A→B:2Al3++3SO42ˉ+3Ba2+ +6OHˉ=3BaSO4↓+2Al(OH)3

C.B→C:NH4++SO42ˉ+Ba2+ +OHˉ=BaSO4↓+NH3·H2O

D.D→E:NH4++ OHˉNH3·H2O

 

查看答案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l表示同温度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B.向溶质为1mol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随着CO2气体的通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有如上图2变化关系

C.如上图2所示,水电离出c(H+)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分别为

c(Na+)>c(OH)>c(CO32-)>c(HCO3-)>c(H+

D.用0.0l00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0mol/L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3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Cl

 

查看答案

近年来AIST报告正在研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一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O

B.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

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

D.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一步实现右图所示①⑤转化关系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X

Y

Z

W

A

C

CO

CO2

Na2CO3

B

Fe3O4

Fe

FeCl2

FeCl3

C

H2SO4

SO2

S

SO3

D

Al

Al2O3

NaAlO2

Al(OH)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